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章 补偿 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张杏菊是开着她那辆豪华的奥迪A6载着白茹、陈妈还有黄春英赶去的菜市场。

    五年前,刘姥姥和曾姥姥以及张杏菊、陈妈、黄春英她们常去买菜的那个拥挤又杂乱的菜市场已不复存在,经过一番规划、拆除、扩展和重建,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只是在原有的区域以及重新扩展又扩大的地盘之上新建了一座农副产品的集贸市场,一改过去露天式的摆摊格局——那时的菜市场只是现在规模的四分之一,采用的一概都是地摊式的经营和卖菜模式,偌小的一个菜市场每天会被挑担以及卖菜又拉货的三马以及三轮车加上各式的箩筐、案板以及塑料布和各式各样深浅不同可以容水装鱼又养鱼做水产的铁盆、塑料大桶,圈起又占起的一块块地界和专属他们卖货又放货的地盘,拥堵着一条细窄的只能勉强过一辆汽车的单行车道,显出人声鼎沸又乱哄哄的一片嘈杂。若遇上下雪或者是下雨的天气,卖菜的摊主和小贩便会打桩式的撑起又拉起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厚质塑料布和巨大的彩色雨伞,毫不客气地迎接着雨水和雪片的冲刷和浇淋,到处都是水龙似的滴注和泻洒,把个偌小的菜市场搞得跟水帘洞似的水患成灾。

    现在的集贸市场一改过去的那种混乱又嘈杂不堪的局面,在原有地界的基础之上被扩大又扩展了四倍,拔地而起地兴建而成了一座集楼房和大棚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大型市场,被规划的十分完整又清楚明白的分出蔬菜区、豆制品区、肉类区、水产区、熟食区、活禽区、土特产区以及糕点区这八大主流区域,另外在它的外围又新辟了一块搭棚式的地界,专供市民来挑花选花又欣赏或者购买水族的两栖花木市场。一律的店铺式的经营模式和水泥贴瓷的台寨式的布局和格局,使得偌大的一个集贸市场井然有序又井井有条的发展了起来。这里是港城市最大的集贸市场且地处闹市的中心、又东临服装市场,与西接的鞋类批发市场贯通了起来。整个一个白天都呈现在开放式的经营模式中。这里的物品齐全、产品丰富又货比三家的可供市民在自认方便的任何时候、任何一个时间段上走到或者乘车来到这里再按照自己的意愿挑选和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任意产品,再有说有笑十分清闲又悠涣地踏上归途。开始居家人一天之中最早也是最大最重要的采买。

    虽说张杏菊开车载着白茹、陈妈和黄春英赶到这个集贸市场的准确时间应该是即将接近中午的十点多钟,依然还是采买到了他们所愿的菜品。

    今天,大杂院里的分工显得十分明确:家庭主妇们都外出忙着去搞采买,把个大杂院完整又充分地交给了陈伯、老王和老潘。

    但是老潘的主要职责是吃完早餐之后,尽快去休息补眠,恢复自己的元气。老潘也不客气,美滋滋的、又是十分爽意、随意加草率地去吃了两根油条和一小块油炸的江米锅巴,外加一中碗的绿豆稀饭,用热水洗了自己的脸手又烫了自己的双脚之后,便索性关掉了室内的空调,用手去推开了紧闭又朝院的那排大木窗,让屋外和屋里的空气顿时流通又贯通了起来。

    老潘随手打开了镶在木壁之上的一个电扇,调好了风速又调整好了方向的对准了一张大床,然后走过去,褪去自己的鞋袜,和衣又四仰八叉地躺到了被整张铺垫在大床之上的那个凉席上。很快,老潘便鼾声大起又大发地进入到自己的梦乡里去。

    陈伯和老王则不尽然,陈伯早起出去买好的早点,老伴陈妈在家精心熬好了稀饭并敞开锅盖让整整一大钢精锅的绿豆稀饭自行又自动的凉置了下来。

    大约过了一个半钟点之后的时间,也就是张杏菊和白茹双双从“美智岛”接回蓝芳和小刚并且拉回他们全部行李的时候,敞盖特意凉置起来的那锅绿豆的稀饭也到了十分适口的时候。陈妈全然不顾众人的喜好,十分大方、热情又自作主张地用碗盛装上一碗碗适口的绿豆稀饭,分拣出一些油条、锅巴和豆沙包让白茹和张杏菊端回到自家屋里去和自己的孩子围桌坐到一起去吃喝。自然,黄春英也不客气地端了稀饭,拿了一些早点,供丈夫老王和女儿小丽再加她自己早上之用。

    蓝芳和小刚急着要赶出去洗浴又做头,所以他俩完全没能做到如陈妈所愿的围桌在他俩自家的饭桌旁去品尝陈妈夫妇和着献给他们的这份盛情和操劳,只是每人拿了一个豆沙包子就走出去了。害得陈妈剩下了不少的早点还有多半锅的绿豆稀饭。

    早餐过后,张杏菊便在胡同口的那棵有些年代的老槐树的荫凉之下,打开车门又发动起来她那辆十分豪华的奥迪A6小轿车,载着陈妈、黄春英和白茹一同去赶往菜市场做采买。

    陈伯和老王都留守在家里好好的照看着彩屏和小丽。

    小丽要比彩屏大出整整半年的岁数。两人正在一起码积木,开汽车地玩的十分投缘,也玩儿的十分的开心。

    张杏菊和白茹分别买回了蓝芳和小刚特别爱吃的鸡翅和鲜活的深海大虾。这是主要的也是必须要买的东西,买对又买齐了这两样东西回来,也就等于完全彻底地买回了这两个孩子的胃口。当然还有带鱼、肉类及其它的一些菜品。

    陈妈和黄春英也十分讲究和挑剔地买回了熏鸡、粉肠、带壳的毛豆、上色发红的鲜豆干子,还有青椒和西红柿、黄瓜之类的东西。

    四位主妇分别坐在自家的门首前忙着去择选自家的菜品。

    曾姥姥过世之后遗留在大杂院里的那间有着大排木窗和镶花木门的大木板房被过户给了白茹去居住。白茹很费了一番心思地将她与曾姥姥遗落给她的那间板房统统装饰了一遍。虽然不在一处,又不相连的处在斜对门的那个位置上,但是同处在一个大杂院里的两户型房,来去也显得十分的方便和自如。

    四个女人有说有笑又动作十分麻利地择选好了自己要做的菜品,时间也到了他们该去操持午饭的时候。

    陈妈家中午只有陈妈和陈伯两个人吃饭。他们的女儿陈晓芬和女婿郜峥子夫妇俩因为电信局里又同时结婚,他们夫妇两人也凑份子的随了一百元的礼金。中午,电信局里那个结婚的男同事吃请,陈晓芬果断的对郜峥子说:“我俩随的是双份的礼金,带上源源和欢欢,我们一家四口一同去吃喜宴,这才叫‘不吃白不吃’。他也不能说我们去占了他的大便宜!小孩子家的,他们还能吃多少啊?”

    郜峥子百听百顺的没敢吱声,看着妻子陈晓芬利用上班时间,又是用的公家的电话忙里偷闲又妙用地给源源她姥姥打通了电话,说她和郜峥子单位有同事结婚,中午坐喜宴,顺便把源源和欢欢都带过去一块儿去吃请。中午他们去学校接上孩子直接就过去了,不回她妈这边来吃饭了。告诉她爸不用去学校那边等接这两个孩子了,她和郜峥子直接接走了。

    陈妈正在自家门前忙着择菜。陈伯相陪在侧地端坐在一张竹椅之上,心情舒畅又自乐地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再随着小方桌上放置的那个轻装的小音匣子里唱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