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4.天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蹇硕和董重两个人相当于遗臭万年地死去了,虽然何进将他们一同下狱、处死的方式不太友好,但是没有人注意这些。

    他们注意的,只有太皇太后董氏该如何处置。

    董氏: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说白了,太皇太后只是一个妇道人家,当年灵帝入继,她的娘家也跟着得势,可惜她哥哥董宠得意忘形,很快就因罪被诛了,只剩下一个董重能作为她的娘家帮手。

    若是灵帝还在,那有个孝顺儿子的董氏当然不用发愁,但是现在不是一位天子一个妈了吗?

    刘辩对外功夫做得还不错,私下里,士大夫都知道“天子为祖母与母后据理力争”的小故事,就连百姓们也都在传,现任的天子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虽然孝顺的对象不是那么好,而且皇太后何氏还不同意。

    但是,生活在宫中的董氏能感受不到天子对她若有似无的漠视吗?

    董太后是生生把自己给吓死的,官方的记载是“忧惧而死”。

    托老刘家影帝功力的福,天子哭得特别伤心,嗯,就跟死了爹一样伤心。

    按照规矩,董太后应该停灵数日,然后再葬入慎陵这里的慎陵指的并非和帝刘肇的陵寝,而是灵帝给父亲刘苌追加的陵寝名但是,太后死前充分表达了她对儿子灵帝的怀念,再加上孝仁皇刘苌已经入葬不知道多少年了,再大张旗鼓地开启陵墓就是惊扰先人,刘辩选择了将董太后与其子灵帝合葬。

    大臣们其实没意见,因为董氏好歹是先帝的生母,大老远地把她送回慎陵,阵仗一定不会小,耗费民脂民膏,而且中间可能会有危险,要知道,黄巾余孽还在作乱呢。

    但是这中间有个问题,就是董太后和先帝合葬,灵帝的原配宋皇后已经被废黜了,这也好说,但是现任的何太后死了以后该怎么办?

    刘辩很淡定,他登基以后,陵墓也已经开始选址了上辈子根本就没怎么修他就被废了,也就没有用到,更别提他后来还被葬入了赵忠墓里头,简直不堪回首他发旨,表示可以再开一个墓室,帝后合葬的规制,再开一个,形成三角形,用来葬他的母后。

    说句不客气的,按照年纪来看,刘辩死得一定比何氏晚,也就是说,和何太后死后葬入刘辩墓中相比,等到数年之后她薨逝以后,再度开启灵帝坟冢就有些大动干戈了。

    何太后自己是没意见的,和丈夫相比,对自己孝顺非常的儿子才是依靠,而且灵帝的文陵里葬着刘协的生母王美人,再把董太后臧进去,何氏再去里头凑热闹的话,那真的就是死后也要膈应自己了。

    于是乎,大汉最奇葩的帝陵入葬组合出现了,皇帝死后合葬的对象居然是他的母亲。

    刘辩目无表情地想着,他爹以后可能会被评一个妈宝男的称号。

    呵呵,因垂丝汀。

    董太后没了,灵帝也要入葬了,这个时候,何太后要给渤海王刘协找不痛快了。

    太后冠冕堂皇地表示,渤海王你就藩有点远了,但是去给先帝守陵倒不算太远。

    刘辩:妈啊,你真是我的亲妈,这么快就给我找刷声望的机会啦!

    于是刘辩开始袒护自己唯一的兄弟,不仅带着人同吃同住,还光明正大地表示弟弟还小,还需要人照顾。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刘辩是养在宫外史道人那里比较多的,剩下的几年里,和刘协的接触不算多,之前没有他们兄弟俩特别好的消息出现,但是也因为他们俩除了一同学习的时候几乎没怎么相处,也没人能说刘辩和刘协的关系不好。

    而且,就算弟弟有可能抢哥哥的皇位,哥哥也可以不计前嫌啊,惠帝刘盈和赵隐王刘如意的例子难道被狗吃了吗?

    大汉朝臣们纷纷表示,这么一位天子,比起前面两代的天子来,简直就是暖心的小天使啊!

    要是刘辩的父皇是高皇帝刘邦,或许他会被比成渣,但是谁让他的父皇是不靠谱的惠帝,在父皇的对比下,刘辩简直就是上天派给大汉的救星,简直小天使有木有!

    具体的例子,可以参照明朝的明成祖朱棣和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一个在位时间连一年都没有满的皇帝,因为登基之后一反其父对文人士大夫的严苛,竟然被谥为仁宗,明人比较明朝的明君的时候,还将明孝宗这位公认的中兴之主的庙号与之相比,表示要不是仁宗这个庙号已经被朱高炽用了,明孝宗朱佑樘其实也能用仁宗这个庙号的,由此可见仁宗庙号有多难得。

    在个人品性方面表现出众的刘辩还给予了不少名士以高位。

    这个时代基本已经出现了魏晋时期对世家名士的追捧,再加上许多有才有名的人品性一直为人所敬重,任其为高官,不仅不会有人说刘辩坏话,反而那些世家大族会称颂刘辩的英明。

    朝中那些名士的职位,许多人本身就不低,何进也不能说什么。

    就算何进是武夫,他也是追慕文士的呀,粗人总是崇拜文化人的嘛!

    剩下的一些名士,是辞官归隐又看刘辩表现不错而受诏的,也就是说,他们原先的人脉基础肯定不能和现在的何进比,知道这些人不能威胁自己,只是面上摆着好看,何进更不会阻止刘辩了。

    一时之间,朝中居然也出现了党锢之祸之前“众正盈朝”当然,这里的众正盈朝并非讽刺明末党&p;p;p;争时期东林党全面得胜后的情况,而是真正的赞颂的情况,仿佛大汉马上就要再次中兴一样。

    这个时候,朝臣们倒觉得天圣这个年号取得很好了。

    当然了,中平这个年号刘辩没有改,而是选择在次年进行改元,也就是说,虽然他的年号已经取好了,但是还没有开始正式使用。

    要是他这辈子还像前世一样在位不逾年而被废,那就真的没什么存在感了。

    刘辩登基八个月后,开始正式使用天圣年号。

    天圣元年,新君改元后,就是长达七日的年假,年假过后的望日大朝,刘辩正式提出,要各地诸侯入京朝觐。

    这一条针对的不是大汉的皇亲国戚,而是手掌兵权的州牧、将军。

    上辈子的何进为了诛除宦官,也曾经这么干过,但是刘辩的命令和何进之令不同的地方在于刘辩是天子,他让那些人入京朝觐,就代表着他们不能带兵前来,否则就是有谋逆之嫌,而何进召四方边将入京,诸如董卓等人可没少带人来。

    这是一条看起来很不错、对巩固朝廷权威很有帮助的诏令,然而,最先提出反对的居然是刘辩的亲舅舅何进。

    不知何人向何进献策进言,道是天子对他不信任,反而更加倚重车骑将军何苗,如今又要宣各处列侯入京,怕是看不惯那些手握兵权的人,要动手,仔细想来,天下掌兵马最多、对天子的威胁最大的人是谁?

    而何太后身边,那一群依然活跃的宦官似乎又是另一个佐证。

    刘辩被坑得一脸血。

    他都不惜和何家再度联姻,承诺娶何进的亲女儿为后了,居然还被坑?!

    他留下那群宦官与何进相互对峙,现在看起来形势都还在掌握之中,何进怎么就突然掀桌子了呢?

    何进以许多列侯、关内侯譬如董卓、皇甫嵩等有军功又领军之人乃至宗室都要抗衡黄巾余孽,若是贸然上雒,黄巾再起,又当如何为理由,阻止刘辩诏人入京。

    刘辩:舅舅啊,你为什么是我舅舅?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