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回挥剑西山旧恨新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眉想道:“方才我在山上看下来时,已发觉这庵后大片竹林,好像有点古怪。

    “如今师弟走丢了,这四下光景更觉昏暗,而且,此刻我连方向也给弄迷糊了,难道这便是按着兵书摆下的阵图么?”这么一想,不由得打个寒噤,又想道:“我即使知道这是用竹树排列成的图,但我可丝毫不懂这些东西。现在怎样才能找到师弟,逃出这竹林呢?师弟恐怕比我更不懂,老是在摸索找寻,终会陷落在人家圈套中”

    这时,他本能地去摸到,摸个空,才记起一应东西都存放在昨夜投宿的人家处,连佩剑也没带上山来。

    自个儿在暗中叹口气,凝目去看那些竹树,发觉最小的也有碗口那么大,竹身已经变成黑黝黝的暗青色,大概这座竹林的年纪,也在百年以上-了。当下倒抽一口冷气,付道:

    “即使有佩剑在手,也无法削断这多的老竹而走出去呀?除非是削铁如泥的宝刀,但也得弄出极大响声,非引出全庵的尼姑来不可。”

    他左思右想,一面随步向前走去,差不多走三步便得从竹树疏处转折穿出。

    这样的走法当然不会快活,何况师弟失踪,四下光线越见黯淡,仿佛已到了暮夜之际光景。

    走得焦躁,猛然顿脚凌空而起。

    他这时已顾不得什么形迹败露,安心要飞纵上竹林项,施展无上轻功,在林顶进出这竹林阵图,再作计较。

    当他的身形一穿两文许,平空冲上之际,竹叶丛丛密密之中,忽然有什么东西把他的头顶绊倒。

    邓小龙本来已是智计过人,加上十多年江湖闯荡的阅历,不觉叫声不妙,一伸手拉住一根竹消,稳住身形,跟着另一手去托头上的那物。

    这时,已响起一片清亮之极的铃声,在雨丝满天之中,远远飘散开去。

    他的手指果然抓住一片铁丝网,只因罩在繁密之极的竹叶中,故此无法事先看出。

    猛又传来一下清亮的铃声,向空中四面飘散。

    这一下铃响的来处,乃是在庵左那边,邓小龙料出必是钟荃摸索到那里,还找不到自己,于是也想蹿出竹林之上,便也中了道儿,发出清亮的铃声。

    要知这一片细小的铁丝网,隐在繁密的竹叶中,高地最少也有两丈多高,普通的江湖人,除非沿着竹身爬上来,决不能跃得这么高。

    但若是沿着竹身爬时,早就将上面的网铃机关触开,发出清亮的铃声了。

    邓小龙吟一声,猛然使出重手法,把大片丝网捕扯开,跟着扣住竹消双手加点力,身形已如一缕轻烟,在铃声大响中,冒出竹林项。

    这时,但见眼前一亮,天色又回复人林前那种样子,虽然阴沉,但不至于那么黑暗。

    他提着一口气,在竹顶飞跃向庵左。

    可是只跃了大半丈远,便觉得淋湿了雨水的竹叶和末梢,极难借劲,自己已是练到一草渡江那种程度的轻功,也觉得大是困难。

    这是因为这竹枯顶的叶子,既比平时软滑,而且还摇摆不定,他如想边走边看四周情势的话那就非踏空掉下不可。

    但他又势不能只顾脚下而不看四面形势,是以甚是为难。

    猛听庵左那边长啸一声,清越人云,正是钟荃龙吟般的啸声,心中反而落实一点,急急路枝而去。

    只走了三丈许远,觉前面竹叶已疏,大约是已走出那一圈特别绵密的竹林。

    下面传来一声叱喝,却是女性口音:“是什么人?敢在我大悲庵乱间也心中骇一跳,低头从枝叶隙下窥,只见下面站着两个灰衣女尼,手中都提着寒光闪闪的利剑。

    还可以看出剑把上垂下的黄丝绿结不住地摇摆,似是刚刚赶到。

    另一个女尼左手捏着剑诀,向他指着又叱问一声。

    他抬目一瞥,大片竹林伸延到身边,雨丝蒙蒙中,瞧不见有什么动静。

    心中极快地付道:“我得抢着把话交代清楚,以免师弟那边被迫不过而动手,事情可就闹大了。以我的身份,带着师弟到华山未见桑姑姑,也闹出不好听的事情,要是传出江湖,我的面子往什么地方放?”

    于是飘身而下,身法之轻灵美妙,恰像飞絮坠地。

    两个女尼一跃退开几步,候得邓小龙身形着地。

    便立刻抢步而前,左面那个年约五旬左右,举剑指着他道:“你是不是早先因病入庵的两人之一?那边的人大概是同伴吧?”

    邓小龙张手道:“在下正是早先扰读贵庵的邓小龙,在下可没有带着兵器,两位师父请勿误会。”

    另一个较为年轻一点的尼姑,但也在四旬之间,她道:“废话少说,你这会儿已惊动了庵主,若是知机的,趁早转身倒剪双臂,让我们缚住解往谒见庵主发落。若是倚恃识得几手武功,妄想图走,可别怪我们出家人手下不留情,你道华山大悲庵是随便出入的么、’邓小龙愣一下,道:“在下虽然艺业本精,不敢自比名家,但在江湖上也薄具声誉,照师父们所说的办法,可令邓某进退两难。

    “况且,邓某在缥行混了十多年,耳朵不算不灵,却未曾听说过大悲庵有这规矩。敢是师父们恼了在下兄弟屡次扰该,故意立下难题,再说,邓某虽然”

    他还想往下说。

    那个四旬上下的女尼呸一声,尖声道:“莫说你是保嫖的,就是朝廷的官,我大悲庵也不容撒野。你到底是束手就缚,还是走个三招两式,才肯甘心?但只要你一动手,规矩是破去全县武功,才能放出庵去。快说”

    邓小龙真想不出这大悲庵的女尼,何以会忽然之间变得这么咄咄迫人,简直近于野蛮。

    闪目一觑,两个女尼面上都带出十分坚决的神情。

    心中记起自己曾提过要见桑姑姑之事,莫非这大悲庵中诸尼和桑姑姑真个结下不可解之仇?这么一想,益发动了疑心,觉得自己方才推测桑姑姑被囚的想法,并非胡乱臆度。

    他眉头轻皱,已决定应付之方,当下凛然道:“在下邓小龙,未见华山前辈桑姥,请师父们确实示知,究竟能见与否?”他的话说得斩钉截铁,干脆非常。

    两个文尼似乎料不到他忽然问出这话题,互相对望一眼,那年纪较老的尼姑吟了一声,另一个立刻转眸凝瞪,也哼一声,才道:“好得很,你先赢了我们再说罢。”

    邓小龙摊一摊双手,正要说话,眼前寒光一闪,金刃劈风之声急袭而至。

    他立伸手一抄,将倒飞撞来的宝剑抄住,原来是对面那较老的尼姑摔出自己的剑给他。

    华山原是以剑法驰名武林,尤其这大悲庵中,全是女尼。平日在拳掌上用功,因为她们究竟不便和男人们抢拳动足,是以都一味在剑上痛下苦功。

    这时宁肯因不失名家正派的风度,而借剑给敌人,也不肯空手过招。

    邓小龙肚中道:“要是我不是使剑的,可不吃了哑巴亏?这还算不得公平。”

    对面那四旬左右的女尼,手中利剑一起,脚下旋风般欺近来,手中剑已自一式“春云乍展”剑尖挟着一缕寒风,直奔左助。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也无。邓小龙一看对方步法出手,心眼神浑然一体,剑尖吐出,既轻灵翔动又准确非常。

    认得这一式,正是华山六合剑法中的妙着。

    当年华山木女桑清所教他的剑法,比之铁手书生何涪所得的昆仑剑法,可多上许多。

    那华山镇山的六合剑法,其中的绝妙招数,邓小龙多半学会,并且能够回环变化运用。

    他以本身精纯厚重的功力,驾驭两派剑法,久已深有成就。

    这时见对方出手,乃是“春云乍展”之式,这一着急刺左助穴道,自己非闪避招架不可,但只要一动剑而摸不到要点,对方的六合剑法便能源源使出,猛攻不休。

    他觉得不应该用华山剑法,去破解对方这一招。

    当下一式“飞龙回天”的变招,身形倏然倒拔而起,恰好让过敌人一剑。

    那女尼一把不中,连环再上,一下子占住邓小龙下方位,静等邓小龙身形下落。

    她未尝不知对方是把高手,只看对方早先在竹林顶踏叶而驰的轻功,与及现在避过一剑的潇洒身法,已令她全神贯注,如逢大敌了。

    邓小龙见敌人已欺到脚下,手中拿剑待敌的那架式,已知要用什么招数等攻自己,更不怠慢,上半身猛然一倾,仍是“飞龙回天”之式,却见他的身形,忽然向前溜射了半文,然后飘飘落地。

    他们两人的动作,原是一气呵成,那女尼刚抢身过去,邓小龙已掠空飞来,飘然落地。

    这一招乃是名闻天下的昆仑无上心法,云龙大八式中三天式之一,其奥妙处直是出人意表,尤其是在空中改变方向飞行这一手,更是无法预测的妙着。

    那女尼等个空,清叱一声,脚下如风,疾扑回来,手中宝剑起处,精光一缕,掠面生寒,剑尖似实还虚,不攻上盘,却刺腰腹之间,左手剑诀乘隙踏虚,疾点敌人右臂曲地穴。

    这一下剑指齐施,等如连攻三招,而这女尼出手之很难,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的确是华山派中一等好手。

    邓小龙不禁喝声好剑法,知道对方这一式华山六合剑法中,称为“擒风裁雨”威力极大。

    倘若不能破拆而仅着绝顶轻功后退,敌人原式不变,挺剑追赶,也得逃个十丈八丈,才能摆脱敌人这一式攻势。

    他虽然不愿意露出华山剑法,可是另一样更为重要的便是对面这女尼敢情划法极为精纯,而且在这一招两式之中,已发现她的内力造诣,也自不凡。自己不但不能轻敌,以致一着之差,缚手缚脚。

    而且,若是一开手便被敌人追得到处乱跑,那成了什么样子?是以再不思量,叫好声中,手中到快得异乎寻常地连创两剑,划出两道冷森森的精芒寒光,那女尼失声一叫,连退几步。

    可是这女尼光是后退也不成,还得运剑如风地连连封拦了三刻,才稳住局势。

    这可使她不由得怒哼一声,凝眸打量这个敌人。

    原来邓小龙方才创出两剑,正是当年桑清所传的华山到法绝妙招数,名为“少阳再引”这一招有两种变式,却是一攻一守,脚法如一,出剑去路不同。

    要知音年名震天下的一代剑家华山心如神尼,座下有两个弟子,一是百灵大师,一是百妙大师。

    这两位大师的成就,各有千秋,却不能独自得传心如神尼妙诣心法。

    之后,百姓大师下山行脚,归来时带回一女,便是华山木女桑清,传授以她自己的心法,她本人回山不久,便病重而死。

    百灵大师抚养遗孤,自己的武学也授给桑清。

    大悲庵一脉相传下去,传至如今,仅得百灵大师的真传,却不似桑情能得到两位师父的心法。

    故此大悲庵所传的六合剑法,也有这一式“少阳再引”但只是守势的那式,不似邓小龙剑光一起,直创进身上前那种威力。

    而她也认得这一式是本门剑法“少阳再引”之式,只不解何以在敌人手上施展出来,却有如此感力。

    邓小龙的华山剑法,虽然仅得二十余招,但因乃是木女桑清亲传,具有百灵、百妙两位大师的妙诣,加之邓小龙本身幼习昆仑内功,根基极佳,到法上又曾得铁手书生何清指点,对于剑的概念,极为深刻了悟。

    他并没有进手相迫,撤剑退开一步,正待开口,那女尼只顿那么一顿,冷冷道:“哼,定是她教的。”话声中,欺身而进,创尖一领,疾奔敌人脖子。

    邓小龙身形动也不动,明知敌人这一剑乃是虚着,果然剑锋离着还有半尺,倏地嗡然一响,创尖震处,化为三数点寒光罩向中盘,这种内家真力的运用,已是内家中使到的好手了。

    邓小龙等到敌人使出这一招“数点梅花”之式,在那剑尖寒光时将及之际,蓦地运剑力撩,剑上发出沉重的内家真力,封住左面门户,身形也在这顷刻间左跨开去。但跟着已站定不动,剑光绕体而生。

    虽然那女尼一台无功,跟着施展开六合剑法,脚下如风,绕着敌人转了个圈子,已攻了七八剑。

    光是这一合手,已是到光四射,冷电精芒,动人心魄。

    观战那个女尼忍不住叫一声:“白云师妹小心。”

    邓小龙虽然面逢强敌,但声音一人耳,已知这个女尼法名白元,定是和白莲女尼同一辈份。

    他剑眉一皱,付道:“我至今还拿不准这大悲庵和桑姑姑的关系。

    “退一步想,桑姑姑即使和她们交恶,也许心中仍不愿我们在大悲庵滋生事端,师弟那边又不知怎样了”

    想着心事,手中剑运足劲道,修然封架,但见两道剑光摹然相交,发出清亮的金铁交鸣之声。

    白元女尼震得手腕微疼,身形略挫,邓小龙趁这丝毫空隙,反身飘然而起。

    后面清叱一声:“给我留下。”数点寒声电急飞射而至。

    邓小龙在空中猛一旋身,划出一片光华,已将袭来暗器打飞,却是三粒牟尼珠。

    体积虽小,但力道奇大,若非他使出昆仑绝招“龙尾挥风”之式,恐怕会手忙脚乱了。

    那白元女尼已自身剑合一,化成一道匹练般光华,猛射急袭。

    他俊目一闪,已知是六合剑法中极妙招数“俊鹞摩云”之式,下面跟着便变为“大匠运斤”的招数,奥妙之极。

    当年华山木女桑清和武当玄机子争持之时,曾以这一式取得先着,差点儿把老道打败了,可知这一式变化威力之大。

    但邓小龙却洞然于胸,身形一旅,仍然使出“龙尾挥风”之式,剑光一缕,反手急探而出,跟着猛然提气,向前一挣。

    两下剑光一触,白元女尼手中剑招尚未变化,已被敌人抢占机先,剑尖直深进来,堪堪点在腕上,急忙中撤剑收劲,身形倏然坠下。

    眼见敌人如御风飞去,眨眼间已离开四文有多。

    另外那老尼发出三粒牟尼珠之后,还站在原处,此刻也是造之无及。

    眼睁睁让敌人逃向失陷的同伴那边,并且把佩剑带去。

    这时,忽然庵中传来两下清亮悠扬的钟声。

    在这静寂的山上,那钟声宛如长着翅膀,冉冉向群峰飞去。

    两尼愣然回顾,白元女尼尖声骂道:“你们伤了我大悲庵的人,还想生出此庵么?”骂声中,压剑便追。

    邓小龙一听钟声,知道定是庵中报警的讯号,却没料到这两下钟声,意思是本庵有人负伤,通知众弟子务须截住来人,手下不必密情。

    这一来,岂不是已结下怨仇?

    正在错愕之时,身形仍然不停,又前飞了丈许,猛然眼前一亮,竹林转出一个白衣飘飘的人,正是那白莲女尼。

    她手中也持着剑,剑把上系着的流苏穗子,和身上的衣服颜色一样,也是白色的。

    邓小龙一触她那对清澈明亮的眼睛,心中觉得有点为难,脚尖一沾地,蓦然测飞开去,乃是打算绕过她的意思。

    白莲女尼斜闪丈许,仍然截住去路,身法之神速,比之方才交手的白元更为高明。

    邓小龙只好停步,抱剑行了一礼,正待说话,后面白元女尼尖声叫道:“五妹别放过之贼”

    白莲秀眉轻轻皱一下没有回答,却严峻地道:“我们华山大悲庵素来不许男子入内,适才贫尼已做主破例,让你那同伴意息治病,但你们却恩将仇报,你那同伴居然伤了本庵徒众,你自己说应该怎样”

    邓小龙窘困地陪笑道:“这桩事原本是在下兄弟之过,在下岂敢分辩,但在下实在有事要晤见桑老前辈,是以斗胆闯庵。”

    白莲女尼不以为然地摇摇头,道:“给你们这一困,我们华山大悲庵不成了江湖笑柄了?你找的那人不在本庵,乃是”她的话忽然中断,原来白元女尼来到切近,却没有从背后偷袭。

    白莲女尼回复起先前严峻的声音道:“如今闲话少说,你必不肯束手就缚,现在动手吧。”

    话说完时,已经亮出门户,侯敌进招,邓小龙心中一动,觉得这白莲女尼词色虽冷,但对自己倒是满好的,刚才若不是白元赶到,她已说出桑姥下落了。

    如今虽未知确实,但桑姥不在本庵,却是毫无疑问。

    立刻心上萌生退志,引吭长啸一声,好让钟荃知到自己所在。

    啸声甫歇,挥剑进去。

    白莲女尼手中长剑一翻,寒风倏生,竟然破招而进。

    邓小龙活吃一惊,沉胞一擦,当一声钦在敌剑之上,但觉敌人到上内力浑厚,遇非适才白元女尼功力可比。

    白莲女尼已斜跨两步,剑尖吞吐间,疾刺左肋穴道。邓小龙认得这一剑来历,正想翻剥削敌腕,迫她撤回,谁知剑光连闪,敌剑已削到自己臂上,心中大骇。

    邓小龙这时才知道这白莲女尼,真个不同凡响。

    内力造诣暂且不说,便这招式的精妙奥妙,已极令人惊佩不休。

    他明明认出白莲女尼方才使的剑式,故此抢着吐剑急刺敌腕,迫她撤回长剑。

    哪知她一翻腕,那剑尖如毒蛇吐信,反削自己前臂。

    这一下猝不及,欲待缩臂收剑,已来不及。但见剑尖将及臂上之际,那白莲女尼哼一声,忽然漫了一点。

    邓小龙在这瞬息空隙间,已将手臂撤回来。

    背上沁出冷汗,但面上反而微微一笑。

    白莲女尼立时目光垂下,不看他的表情,长剑一领,疾刺而至。

    邓小龙领教过她的精奇招数,焉敢大意,施展开桑清所传的二十余把六合剑法,霎时间,两道银虹,盘旋飞舞,却都是一沾即走,并且一齐用极快身法,四下游走逐击。

    立刻平地涌出光华千百道,流转飞舞。

    原来这白莲女尼,乃是当今华山掌门万妙庵主座下五名弟子的最末一个。

    年纪虽然最轻,但天赋异禀,颖悟异常,已被推为全庵第一高手。

    那万妙庵主尚有两位师妹,却仍然稍逊白莲一筹。

    邓小龙若不是内力造诣深厚,加上学得昆仑心法云龙人大式的两把,日来经过钟荃再指拔过其中微妙变化,以及昆仑白眉老和尚自创的抱玉剑法中救命连环三招,夹杂在那二十余招华山划法中运用的话,岂能抵挡这位华山第一人物?

    三十招过去,邓小龙依;日以守为攻,严密封住门户。

    白莲女尼剑法身形施展开,白衣飘飘,银虹四射,隐约可见秀眉微锁,有什么心事似的。

    旁边的日元女尼看得焦躁,叫道:“五妹加点劲儿,快把这厮收拾下白莲文尼微哼一声,修然进手猛攻,把邓小龙迫得招架不迭,险象环生。

    但只是那么一下,压力又松。

    邓小龙暗中喘口气,心中知道这位白莲女尼和自己打了这么一会儿工夫,尚未真个出尽全力,分明是有意维护,却不知何故?

    猛听那清越呼亮的钟声连敲三响。

    白元女尼嘿一声,压剑蹿开一旁,四下搜索。

    另外那个徒手的老尼,也蹿向另一边搜索。

    白莲文尼创势忽缓,悄声道:“你的同伴逃脱了!”

    邓小龙哦一声,立刻低低说声谢谢。

    跟着大吼一声,出手力攻,一时幻出光华万道,剑影如山。

    去搜索的两尼姑听他大吼,都回头注视,却见白莲似是被敌人猛攻急上,稍处劣势。

    正在这时,邓小龙又长啸一声,光华乱闪中,突然一响,跟着一道剑光,冲霄而起,神速得像流星飞渡,直飞上竹林项。

    日元女尼喝声快追,仅创腾身而起,可是她的轻功,却不能飞上两文七八高的竹林顶,半途中迫得伸手在竹身上换力,身形再起,眼见邓小龙飘飘飞走,轻功之超卓,自己再练十年,也追不上人家,不觉失声一叹。

    白莲女尼也来到身侧,摇头道:“这厮不但剑术高明,而且轻功之佳,武林罕睹。”

    白元女尼看不出破绽,连连点头。

    邓小龙施展开绝顶轻功,在竹林顶踏叶飞行,虽然速度不比平时,但也够惊人的了。他从庵后跃出山壁脚下,飞跃登山,沿着来路逃走,耳边听到另外有些尼姑在庵中瞧见他登山身形叱声。

    他哪里还去回顾,一口气直蹿上山去,不久工夫,已没人树丛中。

    天上仍然是阴云满布,雨势虽没有加大,但下得久了,更觉水气蒙蒙,遍山笼罩。

    他绕了两大段山路,又得回到山麓。

    一路没有发现钟荃踪迹,估量也许他回到昨夜投宿的小村庄,便放开脚程,急驰而去。

    回到那小在中,寄宿的人家的男人,都披着蓑衣下田去了,只剩下那村妇和两个小孩子。

    钟荃还没有回来,他并不着急,径自关起房门,换掉身上湿衣。

    那村妇冲一碗热茶,并且把他的湿衣拿去晾晒。

    他走出外间,靠在门框上,对面是一列简陋的泥屋,挡住了视线。

    他呆呆地望着明暗的天空,雨丝飘绵,一种寂寞的感觉包围着他,使他记起南昌城外五里坡的老家,他那贤淑但不美丽的妻子,还有两个孩子。

    他的父亲火鹞子邓昌和他母亲仍然健在,而且身体很硬朗,不过邓昌已经完全从江湖隐退了,在故园度着化悠的日子。

    他的思路忽然转到白莲女尼身上,有点惊异地推测她为什么会几次暗助自己,可是他想不出什么道理,当然他不会对一个出家人推想到男女之情,仅仅以为她大概和桑清有关,是以暗助自己逃走。

    不过,她那对清澈如秋水的眼睛,却似乎在眼前晃动,甚至凝视着自己。这可令他觉得有点儿心烦,连忙转过思路,去想钟荃的下落。

    他已呆立了许久工夫,但钟荃仍没有回来,自从在竹林阵内走失之后,不知他遇到什么人,目下又选到哪儿去呢?不过他并不担心他的安全,因为即使以白莲女尼的功力,还未能阻得住钟荃。

    而且,只要钟荃肯逃走的话,再高明的人也拦他不住,何况他还有那手先天真气的功夫。

    一直等到吃过中饭之后,他便有点心急了。到底钟荃经历米深,虽然武功惊人,但这世上的事可真说不定。

    外面雨势忽然转大,渐沥之声使他有点心烦。

    想了一下,便入房背好长剑,那柄在庵中使用的长剑,他早在出庵时,摔回庵中。

    忽听外面有人叫道:“师兄你回来了么?”语声中,人已走进房间,已是久候不归的钟荃。

    但见他浑身是水,上半身还是赤裸着,露出紫黑色的强壮肌肉。

    他一见到邓小龙,立刻便要告诉他些什么,邓小龙做个手势,阻止他开口,着他先换过身于净衣服再说。

    等到换好衣服,一碗热茶在手,他才说出经过。

    原来当他们在竹林阵内摸索之时,钟荃本是夜能见物的眼睛,但此刻像是不大济事,眼前逐渐昏暗。

    他迷头迷脑跟着前面的影子走着,老大工夫之后,猛然发觉前面哪有人影,而且自己在昏暗中瞧不大清楚四周的东西,不由得十分地气闷,低叫了好几声师兄,但这时他实在已转到庵左那面,寓着邓小龙差不多有数十丈之远,哪里还叫换得到?

    当下呆在黑暗之中,一时想不起主意。

    歇了片刻,举步又走,猛觉自己要碰向一根斜伸出来的竹枝上,连忙闪身时,身上的衣服却被挂住,嘶地断裂了。

    他心中有点儿不满地扯掉其余的破衣,便变成了赤裸着上半身。雨水淋在身上,觉得甚是清凉适意。

    再走几步,前面忽然是一处文许大小的地方。

    他在麻麻密密的竹林中钻了这么久,到了这里,像是被解除束缚地吐一口气,暂时逗留一下。

    活觉脚底一软,那块地面仿佛向下沉没,把他骇了一大跳,但他的反应何等灵敏,脚一顿,身形已飞将起来。

    虽然顿脚之时,那地面果真陷坠下去,受不得力,但只在这么一顿脚工夫,他已浮身在平地两三尺高,没有随着地面陷落下去。

    幸亏这会于是他,随即施展出云龙大八式,腰扭处,双腿一用,已到了竹林旁边。

    若是别人,难保仍得掉下深洞不可。

    他的脚尚未洁地,竹林中妹妹两声,刺出两支铁钩,一个女性口音唱道:“小贼下去!”

    他这一惊,真不亚于方才地面忽然陷凹之时。

    在这刹那间,也明白了好好的地面,怎会忽然陷下的缘故。

    那两柄钢钧,外有尖锋及刃口,但约刃之内,却是粗粗约钝。

    这样便可以用来钓拿落井的人,亦可当如兵器攻敌使用。

    使钩的女尼大概是见他身手高明之极,是以这一对尖锐锋快的韵尖,活向他身上重要部位招呼,一奔咽喉,一划小回,风声飒然,狠疾非常。

    钟荃微嘿一声,双牢一翻,一式“野马分鬓”掌力内药未露,待得手掌快要沾上对方两柄钩刃之时,修然掌心一登,呼地吐出凌厉无比的掌力。

    竹影后哎地一叫,却是两个人的口音,那两柄铁钩,在间不容发之际,猛然分荡开去。

    险些儿在竹缝中拗断了钩柄。那持钩的两尼万料不到敌人在这势屈下风之际,尚有这么厉害的诱敌家数和掌力,虎口都给震裂了,同时哎地一叫。

    钟荃身形一闪,已在这个当地钻入竹林中。

    但见昏暗之中,两道灰影微闪,已不见暗袭自己的两尼影踪。

    他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心中付道:“我的身法已极快,但那两个尼姑比我还要快,看来这华山大悲庵,能够位列天下四大剑派,果是藏龙卧虎,大有能人。我竟是如何是好?师兄他又是在哪里?”

    心中一阵急躁,抬头望望天色,但见头顶竹叶茂密,没有半丝光亮透下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