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集发过的文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山西一个地方叫永济

    甲申年秋,我应邀参加中国作家世纪论坛五周年庆典暨中国作家采风活动,被表彰为中国作家世纪论坛新时期优秀作家,我的作品县城旧事荣获中国作家世纪论坛、中国作协文艺报社、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中心全国评比一等奖。载誉归来,兴潮激荡,回想永济之行,提笔抒情,有感记之。

    永济市历史悠久,古称蒲坂,传为舜都,上古唐虞时代为虞舜都之地,因其处在黄河中游经济发达地区,历朝历代其区划和建制屡有兴替。清雍正六年置蒲州为蒲州府,并置永济县为附廓之县。永济作为地名,始于此时,并延续至今。1994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永济撤县设市。在开幕式上,*永济市委书记潘和平同志这样形象地指出永济的地理位置:山西西南端、黄河拐弯处。永济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的西南部,运城盆地西南端。地理座标在东径11014'―11045',北纬3440'―3504'之间。全市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公里,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处于山西省最主要的经济发展轴线――同蒲经济轴线和黄河经济轴线上,是山西对外开放的南大门之一和对外联系的最主要的通道之一。永济属于山西高原涑水盆地的一部分,位于中条山脉的北麓。市境内山、川、台地分明。中条山雄居于市境内部,海拔高度多在千米左右。最高峰雪花山海拔米,山地(海拔500米以上)面积平方公里,黄河流经本市西界,长50多公里。永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条件良好,光热资源丰富,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并适宜于一年两熟农作物的生长。永济市交通条件良好,是山西省对外联系最主要的通道之一。同蒲铁路横贯东西,全市现已形成以铁路、主干线公路为主框架,以市区为中心,运风高速公路为主轴,运永、永蒲市干线公路为侧翼,8条镇主干道为骨架,120余条乡村油路纵横交织辐射的公路网络,进入大区域交通网。

    永济市是山西省四大旅游开发区之一,境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景观最为驰名的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石器时代独头文化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庄古文化遗址、小朝墓群、高市墓群、杨博墓和普救寺、万固寺、栖岩寺古建筑;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舜帝建都的蒲坂古城蒲州城遗址,黄河明珠鹳雀楼,黄河第一桥蒲津古渡遗址和唐开元大铁牛,杨贵妃故居“贵妃池”古代神医扁鹊庙,清朝宰相闫敬铭别墅。更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碧波千顷的伍姓湖,飞流直下的王官峪瀑布,水峪口瀑布和滚滚不息的黄河等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目前,可供游览的风景名胜主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普救寺、唐开元大铁牛、鹳雀楼及中条古刹万固寺、杨贵妃故里、王官峪瀑布、闫敬铭别墅等。永济民俗民风传统古朴,有以黄河岸边“亮膘背冰”、高跷、高抬、舞狮、龙灯等代表的民间社火,黄河威风锣鼓,民间工艺,风味小吃等,具有很高的游览观赏价值。资源布局适当,地理位置优越,地方特色突出,知名度高。

    永济历代名贤辈出,人文荟萃。文学家有唐朝诗人张巡、王维、卢纶、吕温、聂夷中、柳中庸,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唐朝诗歌理论家司空图。

    蒲津渡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区西18公里的蒲州故城西门外,黄河东岸侧,东与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相依,西与全国四大名楼之首的颧雀楼相望,处于旅游黄金线上,2001年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省、地、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对遗址进行全面科学地清理发掘,完整出土了唐开元12年铸造的铁牛四尊、铁人四尊、铁山两座、铁墩四个、七星铁柱一组、明代防护石堤70余米,明正德16年(1521年)记事碑一通。四尊铁牛,是至今我国发现的历史最早、体积最大、份量最重、数量最多,工艺最粗的渡口铁牛,是中华古代文明成就的又一重大发现。蒲津渡遗址的发掘,尤其是开元铁牛、铁人等物的出土,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我国桥梁史、冶炼铸造工艺、黄河故道的变迁、水文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英国剑桥大学二十世纪世界建筑特约记者唐寰澄先生见到气势磅礴的铁牛后,十分激动,他在向国外宣传报道铁牛时指出:“这不同于扬军阵,耀帝威的秦兵马俑。亦不同于宣佛法、炫珍宝的释伽舍利,也不同于讲五行、为兵胜的镇水石犀。这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建设,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万固寺座落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十三公里的中条山麓。始建于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主要建筑有多宝佛塔和塔院附属建筑,经历多次扩建、修建,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建筑群。历史的沧桑使寺院遭到人为与自然损毁的磨难,寺内仅存多宝佛塔、无理殿、药师洞等建筑,其余仅有基址留存。1965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宝佛塔与普救寺莺莺塔遥相呼应,塔高米,八角十三级,水磨青砖结构,造型玲珑秀丽,堪称河东群塔之首。无量殿分上下两层殿堂,一色青砖结构,无一大梁,建造奇特宏伟,风格独特,工艺精巧,雕刻细腻,令人赞叹不绝。万固寺地处山间,寺因山高,水挂其旁,松柏环绕,竹林掩映,殿宇辉煌,佛光普照。风景秀丽、依山傍水的万固寺不仅是座佛家传教圣地,也是游人香客的好去处。古往今来,达官显贵与文人墨客前来朝拜光观者络绎不绝,并有了不少精彩赞美诗文流传于世。宋代诗人苏东坡曾赋诗:水自石根流出,风从松顶飘来。近几年,永济市文物局与万固寺文管所经过不懈努力,投资数百万元,重建了水陆大殿、观音殿、山门、钟鼓楼,绿化了山坡,美化了环境,青山、翠柏、绿竹环抱的万固寺,已成为旅游观光、度假休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