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自惭形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反正没什么事,闲着也是闲着。”我无所谓的点点头,问:“你对美术很感兴趣?”她笑着说:“我以前就学美术的。还在巴黎美术学院学过一段时间。”我吃惊的问:“真的吗?你真学美术的?”她笑问:“怎么了?学美术的很奇怪?”我笑着摇头:“不是,是我还不认识谁是纯粹学艺术的。所以觉得有些意外。”我认识的知道的都是学科学的,所以觉得学艺术的仿佛分外遥远似的。

    她告诉我:“中国美术馆是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之一,主要收藏中国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我想了许久才说:“近现代的艺术家?像齐白石,徐悲鸿这样的大师?”我大概就只知道他们了。她点头:“是呀,那是近代的。也有当代的,像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蒋兆和等大家的。”我脱口而出:“陈逸飞!”我之所以知道陈逸飞,是因为当年我们有一个教授在上海见过他一面,就老在我们面前提陈逸飞怎么样,陈逸飞怎么样。

    她愣了下,说:“陈逸飞的当然也是好的,不过,不知道有没有。里面还有一些明清时期的艺术大师,像赵之谦,石涛,朱耷等的作品也有收藏。”我立即说:朱耷我是知道的,号称八大山人。“她笑着点头。我有些兴奋的问:“那是不是可以亲眼看到‘清明上河图’?”我也就只知道“清明上河图”了。

    她笑着摇头:“不是这样的。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阎立本的‘步辇图’还有马远的‘踏歌图’,这些画都是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我不由得汗颜,连美术馆的性质都没分清。她侧身,指着西南方向说:“那边就是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美术馆遥相呼应。”提醒我说:“到了,前边就是了。”我抬眼望去,建筑物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红墙黄瓦,古典阁楼式建筑群,四周为单顶配以明黄色的琉璃檐做装饰。飞檐重重,廊榭环绕,颇具古意。

    我笑说:“这个地方倒是古色古香。可是和琉璃厂的古色古香又有些不一样。”她点头:“中国美术馆的主体建筑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建筑理念于一身,融合了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样式和时代气息。这种特有的建筑行貌和园林式建筑环境成为了北京一座标志性建筑,也可以认为是一座永久性的建筑艺术作品。和琉璃厂的‘荣宝斋’是很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明显不在一个等次上。我诚实的说:“是吗?说实话,我不大欣赏的来。”她笑:“我也只是随便看看,进去玩一玩就出来,反正堵车呢。”

    一进正门就有条东西走廊,直通角厅。外面花草如茵,正是春天,万紫千红,像墨一样泼开来,撒的到处都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进到里侧,竹林掩映,摇曳生姿,真有龙吟细细,凤尾森森之感。她领着我熟门熟路的进去,边走边介绍:“这里除了搜集、收藏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还收录民间美术作品。像漆画,陶艺,剪纸、皮影、木偶、刺绣、泥塑等作品,很有意思。”我“咦”了一声,说:“怎么还有书法作品?”她笑:“书法也是艺术呀。不过这里只有少量的书法作品,传世的古代书画作品大都在故宫博物院收着呢。其实,还有一批汉画像石拓片。不完全是画作。”

    我纯是看热闹来的,那些名画完全欣赏不来。站在齐白石画的虾前,看了半天也不觉得那虾如何栩栩如生,一点也不精准,客观,如实。不过触须确实细,跟头发丝有的比,应该很见功力。再熟一点的就是徐悲鸿的马了,离的那么远,还没书上刻印的清楚,迷迷糊糊的,连有几匹马都没数清楚。

    她在一副油画前停住了,告诉我:“这是毕加索的作品。”我立即好奇的凑上去,看不出个所以然,笑说:“原来还有外国名家的作品,我以为都是中国的。”她笑:“是国际友人捐赠的,其中有四幅是毕加索的。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西方的绘画,对国画不怎么擅长。”我想起一事,问:“你说你在巴黎美术学院学过绘画?那有没有到过卢浮宫?”我很有些好奇。外行问的也就只有这些花边的东西。

    她脸上露出一种茫然的表情,像在追忆什么,半晌才回答:“当然到过,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卢浮宫每到周五晚上,对26岁以下的外国游客免费开放。”我笑:“我只知道蒙娜丽莎。”她也笑:“还有‘岩间圣母’,也是达芬奇的。还有很有名的‘维纳斯’雕像和‘胜利女神’雕像。”我说:“我从达芬奇密码里面知道卢浮宫正前方有一座金字塔。”据书里面说,是安放圣杯的地方。她很自豪的说:“那是由著名的美籍华裔建造师贝聿铭先生为博物馆设计的新的入口,是一项极其大胆的设计。”汗颜——,我只知道杨振宁,不知道贝聿铭。

    她指着画作情不自禁的说:“光和影处理的很好,这是一种很高超的艺术技巧。”我摇头,根本不知道她口中所谓的明暗法,晕染法,透视法到底是什么东西。她耐心的说:“蒙娜丽莎就是用晕染法完成的,你会觉得整幅画有种雾蒙蒙的感觉,那就是晕染,达芬奇运用的极为出色。”

    我听的头晕脑胀,努力维持笑容,说:“那你现在还是在巴黎学画吗?”她怔了怔,摇头,说:“没有,我现在在英国学文学。”我十分意外,问:“你不是很喜欢美术吗?为什么改学文学?”看的出来,她对绘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忱。她转身下楼,声音从前面传来:“文学也是一种艺术呀。”我跟在后面还想问她为什么突然跑到英国去学文学,电话响起来。她边走边说:“那好,我们现在就回去。”回头对我笑说:“李师傅说,交警已经处理好了。我们回去吧。”我点头,跟在她后面出来。

    她看了看天色,笑说:“正是吃饭的好点数。你喜欢吃什么菜?法国菜?日本菜?”我一本正经的回答:“我喜欢吃川菜湘菜。”她被我的表情逗的笑起来,问前边的李师傅:“不知道哪里有好的川菜馆?”李师傅说了一家,她想了想说那就去这一家吧。我连忙问:“你吃辣吧?”她笑着说:“放心好了,吃的。”叫了满桌子的菜。可是我注意到她只喝了半碗海鲜汤,吃了几筷子蔬菜就放下了,对那些正宗的川菜看都没看。显然是在迁就我。

    我笑说:“大部分北京人都不爱吃辣吧?”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吃的,吃的少一点。”我说:“要不你再叫两个清淡一点的?”她摇头:“不用了,喝了大半碗汤差不多了。”她起身去打了个电话。殷勤的说:“既然喜欢,就多吃点。”我笑说:“好,吃不了就兜着走。”她笑,一句简单的话就可以让她开心的笑,是这样的容易满足。

    她和我闲谈,问我:“你以前是学什么的?”我说我学化学的。她听到我学化学就像我听到她学美术一样吃惊,半晌才说:“没想到你是学科学的。听起来让人肃然起敬。”我忙说:“哪里哪里,都一样的。”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转过头来问她:“你现在学文学是吗?那又学些什么东西?”她笑了一下,说:“也没学什么,就学文学作品,文学史之类的。从古希腊开始,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到法国启蒙运动,然后是近代文学,就那些,学的都是欧美文学。”我见她有些意兴阑珊,问:“觉得有意思吗?”她淡淡说:“也就那样。”我没有问她为什么不学美术了,就像人家也没问我一个学化学的怎么做起销售员一样。

    正说笑间,有人推开包间的门。我抬头看见来人,脸色就白了,随即努力镇定下来。她站起来,迎上去,有些惊喜的说:“你怎么过来了?”他柔声说:“过来看看你。”眼光落在我身上,有些复杂,却并不吃惊,显然是早就知道我和连心在一起。我沉住气,站起来微笑说:“宋先生,你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