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1、07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夜无梦,宋瑶起身的时候楚承昭已经进宫去了。

    用早膳的时候,周嬷嬷同她道:“殿下说这几日就不回来了。这几日娘子就在家安心过着,过年前殿下便会回来。到时候带着娘子一道进宫领宴。”

    宋瑶算了算日子,估摸着楚承昭得有十七八天不能回来了。

    说来也有些害羞,晨间他才走的,现在想要要有那么久不能见面,居然心里还有些难受。

    周嬷嬷看出她兴致不高,当天就做了几道特色点心来哄她。

    一口一个正好的龙眼包子,香甜软糯的流沙豆包,配上香香甜甜的羊奶酥酪。

    宋瑶吃了顿好的,心情立刻好了不少。

    这个时代男主外女主内,楚承昭这是忙大事去了。她既想着要当她的妻子,便不该只依靠他,托他的后腿,而是自己也要立起来。

    而且或许是太美好的东西都让人觉得不真实,她心底总还有些不确定和惶恐——楚承昭现在待她是很好,也是真心实意。可这是眼下,明天的事谁也说不准。诗句里还说‘等闲变却故人心’呢,这人心吶,最是容易变的东西了。

    尤其是楚承昭将来还要当太孙、当皇帝,那得面对多大的诱惑啊。

    说不定到时候她已经快三十了。虽然在现代三十岁的女孩还像花一样,可这个时代,普通人家三十岁的妇人,儿子女儿都快能成家了。真到了那时候,她还比得过十几岁花骨朵一样的女孩吗?

    宋瑶很纠结,一方面是相信楚承昭的,希望和他一直这么好下去。可想到以后,又会考虑很多现实的问题。

    纠结完后,宋瑶还是做了决定。不管以后他怎么样,她也不能一直充当被保护者的角色。她还有一对儿女,不能不为他们打算。她得立起来,就算往后楚承昭真的变了,起码她也能保护自己的孩子。

    她试探地和周嬷嬷几个说想学着掌家,她们全都很同意。

    尤其是周嬷嬷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就好像一直在等着这一天似的。

    往常府里都是周嬷嬷管事的,府里的对牌钥匙也都是在她手里。

    这倒也不是周嬷嬷爱揽事,纯粹是因为宋瑶来京城没多久就被诊断出有孕,后头生孩子又是九死一生,坐月子调养身体又花了几个月。周嬷嬷心疼她,便也不想她辛苦。

    如今她居然主动说想学着掌家,周嬷嬷自然是喜不自胜,当天就把对牌钥匙和账簿全都交到了她手里。

    宋瑶真的是两眼一抹黑。在现代的时候她就是个小职员,虽然穿过来以后有了原身的记忆,可宋母带着原身混迹市井,忙于生计,镇日里给人做些浆洗缝补的活计,很多事情都没有教导她,原身体的记忆里也只有一些普通常识。

    好在周嬷嬷十分有耐心,宋瑶但凡有不懂的,周嬷嬷都细细地、揉碎了讲给她听。

    经过了几天的研究,宋瑶才发现原来现在盛园并不像外头看的那么繁荣。

    永平帝之前赐下了家庭和玉珠玉容她们这些丫鬟、婆子。这些人并没有身契,只算是雇佣关系。

    他们被放出了宫,月俸自然是要楚承昭来出的。

    家丁一个月一两银子,一共有十人,每个月就是十两。

    玉珠和玉珠算是大丫鬟,一个人一个月要二两银子。

    其他丫鬟婆子稍微少些,但因为人数多,加起来也得出十几两银子。

    后头永平帝还给楚承昭派了侍卫,好在那些侍卫的月钱是走宫里的账。不然每个人也得几两银子,二三十人的侍卫队,一个月那就是大几十两了。

    说回盛园这边。轻音和飞歌从前是安毅侯府的下人,但自从她们到宋瑶身边服侍,后头又跟着来了盛园,便算是跟安毅侯府断了关系了。郑氏吓得如同惊弓之鸟,早些时候就把她俩的卖身契都送过来了。

    照理说有卖身契的丫鬟便是不给月钱也说的过去,但楚承昭和周嬷嬷也不是那等抠搜的主家,就把她们的月钱提成和玉珠玉容一样的。

    周嬷嬷每个月也有养老钱,虽然她并不想要,但楚承昭每个月还是给她划十两银子的账。

    这么算下来,盛园每个月发月钱就要五六十两。

    楚承昭在安毅侯府长大,郑氏从前还指望他的月钱补贴公中,更别说给他什么田地财产傍身了。

    楚承昭之前的私库都给了宋瑶,他倒是也留下了一些体己银子。不过孩子洗三礼大办了一场,席面都是从外头叫来的上好的,一桌席面就要几十两,光是置办席面就花了几百两。一场洗三礼下来,就把他的体己银子都掏空了。

    后头楚承昭恢复了身份,永平帝给了许多赏赐。有贵重的意料首饰,还有名贵药材,也有真金白银。但是却没有给铺子和田产之类。

    如今楚承昭还领着一等侍卫的头衔,虽然不用当差了,但侍卫所可不敢克扣他的月钱,每个月还是会送上一等侍卫名下的二十两月钱给他。

    这数目在外头绝对不小了,到了盛园却是连下人们的月钱都不够。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盛园的库房里珍宝众多,另还有几箱子真金白银,却是只有出,没有进项的状况。

    永平帝赐下的金银都是成锭的。把金子这算成银子的话,府里现下还有现银一万多两。

    本来是有将近一万五千两的,之前的乔迁宴比孩子的洗三礼办的还隆重,宴请的又是最顶级的豪门和皇家人,宴席上吃的用的都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的,一场乔迁宴就花了几千两。

    虽说洗三礼和乔迁宴之后别人家也有回礼,但送的也都是贵重的不好变现的东西。

    看的宋瑶直咂舌。

    一万两,那对普通人来说绝对是天文数字了。

    可放到楚承昭这皇孙的身份上看,可顶不住再办两次宴席。

    坐吃山空,到底不是长久之计。

    总不能还等着永平帝哪天想起来了,再由他赏赐吧。

    宋瑶和周嬷嬷、赵颐宁商量,“老话虽说都要开源节流,但是殿下如今的身份,来往的都是有权势之人,许多地方都是不能省的。只能从开源上考虑了。”

    周嬷嬷点头道:“早几年的时候,老奴就想过在京中置办几间铺子。只是当时世子夫人盯得紧,便一直没有实施。既娘子也这么想,不若就先从铺子上着手。”

    “嬷嬷说的是,上回公子不是说让府中人采买物资么,到时候就让他们采买的时候,顺带看看街道上有没有哪边的铺子要脱手。”宋瑶想了会儿,又喊来了飞歌,“听说你父母还在给世子夫人管庄子?”

    飞歌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发问,还是老实道:“是的,奴婢的爹娘是太太的陪房。虽然不算多得用,但是也当了几十年的小管事。”说着又想到了什么,连忙道:“娘子,奴婢的爹娘是奴婢的爹娘,奴婢是奴婢。奴婢自打进了盛园,就一心向着娘子了!”

    她急急地解释,是害怕宋瑶把她送回安毅侯府。

    老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她都进了盛园了,自然是不想再回侯府的。

    尤其是宋瑶为人宽厚,周嬷嬷也从不作践下人,她们和动不动就爱抽人嘴巴子的郑氏相比可好太多了!

    宋瑶一看飞歌都快急的跪下了,就解释道:“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是我想置办一些田产,只是这上头到底还不是很懂,你爹娘既然懂,不如就让他们来为我们盛园做事。同样是管庄子和田地……”

    还不待宋瑶说完,飞歌就激动道:“奴婢代爹娘谢过娘子大恩!”

    宋瑶说不急,“这只是我的初步打算,你爹娘既然是世子夫人的陪房,那还要在她面前走一道的。”

    飞歌笑道:“这个娘子就不必忧虑了,只怕您现在就是要天上的月亮,太太都乐意搭梯子为您去摘的。”

    飞歌进了盛园后,也没忘记从爹娘那里套安毅侯府的消息。自打楚承昭恢复身份后,郑氏和楚清源就都吓破了胆子,两人都称病在府里躲了好几天,看楚承昭不像是要发落他们的模样,才稍微好些。但最近也是收敛了不少,尤其是郑氏,她除了乔迁宴那天在人前露了脸,平时连侯府大门都不出了。

    所以飞歌这话虽然夸张,却是不假的,郑氏正愁怎么和盛园修补关系,没有不从的。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楚承昭现在不发落他们,看的还是老侯爷的面子。等老侯爷闭了眼,后头且等着瞧吧。

    宋瑶是想留下飞歌的,生产那次承了她一个人情,现下也正好还给她。看她说的这么笃定,便让她自己跑一趟安毅侯府,给郑氏带话去了。

    宋瑶这边忙得热水朝天,就准备大干一场了。

    然后就把嘉平县主之前下拜帖的事情忘到了脑后。

    腊月中旬,嘉平县主终于登门拜访了。

    随行的除了一行数十人的侍卫并两个大丫鬟,还有七八个看着就膀大腰圆的婆子。

    宋瑶在门口亲自迎接,见到嘉平县主带的那一大堆人就吓得后退了半步——

    不是吧,难道是周嬷嬷说错了,嘉平县主此行不是带着善意来的,而是来寻仇的?

    府里的侍卫和嘉平县主的侍卫都是宫里出身,应该打成平手不是问题。但这些个婆子看着就孔武有力、做惯了粗重活计的,估计普通的家丁都不是对手。

    宋瑶一时想多,背后都开始发汗了。

    “宋侧妃在门口站着做什么?”嘉平县主披着斗篷下了马车,不耐烦地看了一眼天。

    雪下起来个没完,今天才停了,她也这才能出门。可这天阴沉沉的,寒风凛冽的,让人出门都不带好心情。

    看到面色发白的宋瑶,嘉平县主想了想,难得地缓和了脸色,解释了一句,“我不是烦你,是这天气让人烦心。”

    宋瑶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嘉平县主的人,他们都没有上前,好像在从后头的马车上卸什么东西。这才放心下来,知道自己是多想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暴躁老哥 30瓶;alice 20瓶;夕雪融了 12瓶;ymiwuff 10瓶;亦薅、落花人独立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