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蒋俊英(第二个漂女的故事)(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住身子,茅草胡子一翘,纠着蟹壳脸:"你烧房子也罢,砍头剁脚也罢,随你,反正人被土匪掳走了!"

    "她被掳到哪去了?"季大胆贼眼溜溜在屋里捜寻起来。

    王大田想用儿子吓他一吓说道:"王雨生到北边去玩,马快就回来,他会找你算账的!"

    季大胆一听倒有些害怕,他哓得王雨生跟他妈一样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但他立即转念一想王雨生在江南读书呢,他管不了家乡事,于是,他照搜不误。季大胆在屋里搜寻了一会,心想蒋俊英肯定是出村了,便悻悻地领着他的把兄弟们出去寻找。

    从甄家湾到汊河镇尼姑庵也就七、八里地,王大妈领着蒋俊英一路小跑,不到一个时辰就赶到了。尼姑庵院黄墙瓦檐草顶,一进两院,掩映在芦丛与槐树林之中,是个安静的所在。大门外靠近小河,有两棵高大的白果树。小院里有一棵老槐树,眼下,槐树正在开花,那一串串白色的花穗散发着阵阵沁人肺腑的花香。

    尼姑庵前门有条通往运盐河的汊河,河边有条牵路,时有背牵的船民经过。经过庵前的人往往被庵门上的对联吸引,驻足而读:明千秋大义,为社稷除奸。因此,王大妈为了避开行人,她带着蒋俊英不从前门走,而是绕到后门。后门开在水塘边,周围草深林密,不熟悉这里的人很难发现这里有个门。王大妈熟门熟路,到了后门从猫洞里拔了门栓,进了后院。后院墙上也有一付对联:湖气凝云,云气结成丘尼泪;月光映水,水光反照菩萨心。俊英读了一遍,心里"格噔"一下,她有一种想做尼姑的感觉。

    她俩走到月亮圆门时,听到从前院佛堂里传来敲木鱼的念经声,便赶紧穿过圆门,踅进佛堂。

    佛堂阴暗,香烟缭绕,一老尼跪在蒲团上,敲着木鱼,口中念念有词。

    蒋俊英胆怯地站在门边。王大妈上前轻声叫道:"姑妈,姑妈!"

    好一阵子老尼姑才睁开眼,慢呑呑地转过脸,"啊,你来了。"

    "姑妈,我给你送个人来。"王大妈响响快快地说着,招着手叫蒋俊英过来。"姑妈,她叫蒋俊英,想拜你为师出家做尼姑呢。"

    老尼姑抬起眼,蒋俊英注意到她的眼睛冷峻而尖厉,心里又是"格噔"一下,她怕被老尼姑拒之门外。

    王大妈给蒋俊英一个手势,扶老尼姑站起来。老尼姑微胖,脸色淡黄,没有多少皱纹。从步履来看,她身板硬朗,身手敏捷。她挥挥拂尘,让她俩跟她走。在回僧房的路上,王大妈把俊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跟她说了。

    老尼姑听后一声不响,皱了几回眉头。蒋俊英心里七上八下,不知老尼为啥不表态。

    喝过茶,吃过面饼之后,老尼姑吩咐王大妈去和面,中午包槐树花饺子吃。王大妈心里一喜,看来亊情有希望了,姑妈只有在高兴的时候才请人吃槐树花馅子的饺子。槐树花饺子是庵里的名点。

    王大妈和面揉面,老尼姑叫蒋俊英将采来的槐花,摘去穗杆,放进开水里烫了烫,勒干,切碎,然后打几个鸡蛋进去,与葱、姜、盐、油作料一起和匀。接着,三人一起包饺子。

    她仨一边包饺子,一边聊起家常。老尼姑不经意地问了蒋俊英的父母家庭情况,又问了她婆家的情况,可是,对俊英的去留她始终没有表态。

    王大妈是个急性子的人,见吃过槐花饺子之后,姑妈还沒有表态,便立即把老尼姑拉到厢房里,问道:"姑妈,你到底什么意思,留不留她?"

    老尼姑眨着眼睛:"有难处呢。"

    "有啥难处啊,是不是怕季大胆找来?"王大妈快人快语:"姑妈,季大胆不会知道姑娘在这里的。这姑娘能干,又识字,准能成为你的好帮手。"

    老尼姑觉得她说得有道理,顿了顿,说岀了心里话:"这些我都知道,我不是怕季大胆。如今,汊河镇是百草湖地区的风云之地,三不管地区,今天政府警备队来,明天土匪来,后天鬼子来,乱糟糟的,我是怕惹祸。我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尼姑在这里,谁也不会注意,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子一来,恐怕这庵里就不太平了。"

    王大妈听到她如此担心,急了:"哪怎办,哪怎办?"她苦着脸:"你不收留她,我回去怎么向王大田交待啊?"

    老尼姑想,给王大田一个交待确实是个问题,不过,在这乱世求太平更为重要,因此,留与不留蒋姑娘她一时定夺不下。

    王大妈本不想旧亊重提,让姑妈难过,难受,难堪。但是,王大妈此刻见姑妈决心难下,便想把姑妈年轻时被漂的事点一点,以引起她对俊英的同情。正巧,这时有一只彩蝶从槐树花间飞来,王大妈指着窗外的槐树说:"姑妈,你说怪不怪呀,河里漂人都是槐树开花的时节,早年间是这样,现如今还是这样...姑妈,您就看在这姑娘在槐花飘香的时节被漂的份上,将她收留下来吧?"她点了姑妈的穴,觑了觑姑妈,咧着嘴憨厚地笑着。

    老尼姑像是被马蜂螯了一口,浑身哆嗦了一下,狠狠地盯了表侄女一眼,觉得她不上路,揭她的伤疤,戳她的神经。那年,她十八岁,在麦收时节,与北边来打短工的麦客侉子,在金色的麦田边的槐树下好上了。两人正年轻,欲望强烈,一点就着,抱着在地上打滾,正干得欢时,不幸被捉,很快就被人绑在竹筏上漂了。后来,就是这位表侄女的父亲雇人救下,将她偷偷地送进汊河镇尼姑庵。

    她常常思念那****便在庵边栽了近百棵的槐树,如今蔚然成林。每当槐树开花的季节,她时常彻夜站在槐树下,闻着那清幽的花香,思念那强壮的麦客小伙子,那***可以说是她一生的爱情啊。再后来,庵里的槐树花饺子与白水豆腐成了汊河镇上的知名食品。

    庵里有了经济收入,不再完全仰丈财主施舎,她便与师妹何仙姑雇了几个杂役,收了五个徒弟,把庵堂翻修一新,扩建了后院僧房。但是,就在庵里有了点新气象的当儿,何仙姑带着徒弟们跟着一伙江洋大盗跑了,她到百草湖中的虎头山里藏了起来,与土匪大当家的为伍。前年,一伙湖匪占了百草湖后,汊河镇就衰败了,豆腐坊的生意也萎缩了,杂役人员都云散他乡,庵里只剩下她一人,她靠种地种菜维持生计。

    一阵槐花香气飘过,把老尼姑从回忆往亊中拉到现实里来。她觉得俊英姑娘命苦,与她有相同之处,同是被漂过的女人,应予以同情相助。这时节地里的活正需要人手,她决定收留她,让她幇着种菜,做些田园活计,然后寻个机会送她上虎头山或者什么地方。何仙姑师妹那里不断有信来说,她闹得挺红火,到处招兵买马,蒋姑娘身强力壮,聪敏伶俐,以后到虎头山去闯荡,说不定是条好岀路。这样,她对王大田也算有交代了。老尼姑想到这里,嘴角露出笑意,说:"这样吧,她暂时在这里住下,等一阵子,我把她送走。"

    王大妈一听,欢喜道:"姑妈,一片菩萨心肠。"

    老尼姑尖厉的眼光照她一下:"况且,你又说槐树花香什么的...我也是过来人嘛,怎能不惺惺惜惺惺呢。"

    王大妈红憨憨的脸上发热,侷促道:"姑妈给面子,这样,侄女回去也好给王大田交待了。"

    老尼姑:"你光想着给王大田交待,也不想给季大胆一个交待?"

    王大妈一时转不过弯来:"给姓季的交待什么?"

    老尼姑吩咐她到僧房去,给俊英姑娘換上僧衣僧裤。

    俊英听说留她下来,十分感激,千谢万谢。换上青灰色的僧衣僧裤的蒋俊英,显得素净,淸秀,往庵堂院里一站,像棵风姿阿娜的杨枊树。老尼姑看看俊英,眼睛一亮,心中欢喜。她把俊英換下的衣裤包好,递给起身回家的表侄女说:"把这个给姓季的看。"

    王大妈不明白,睁大眼睛:"啊,这?"

    老尼姑得意一笑,一扬拂尘说:"你回去吿诉那姓季的,姑娘叫人杀害了,这样,他不就死心啦。"

    王大妈一听这才转过弯来,拍手道:"还是我姑妈想得周全,让那坏蛋季大胆断了念头。"

    三

    王大妈关照了俊英几句,要她在此不要抛头露面,跟老尼姑好好念经,生活有困难的话,她和王大田会送粮食来的。

    蒋俊英庆幸自己遇到了好人,暗下决心跟老尼姑学道,所以,当王大妈一走,她便跪在老尼姑面前,连声叫"师傅。"

    老尼姑指着床沿叫俊英坐下,俊英那里敢坐,爬起来站在一边。这时,老尼姑己想好对俊英的安排,分三步走。她想,第一步让俊英从惊恐中彻底回过神来,安定下来。第二步再教她点拳脚本事。第三步,候机把她送到甄万里那里或虎头山师妹那里。老尼姑想到这里,慢呑呑地说道:"你不必拜我为师,也不必削发为尼。你年轻力壮,生得又俊,正是青春好时光。我是过来人,我知道,青春这东西很宝贵,蹉跎过去是后悔莫及的,再也追不回来了。现在,你在贫道这里住一阵子再说吧。"

    蒋俊英认为老尼姑在考查她,考查她做尼姑的决心。她跪下道:"谢谢师傅收留我。师傅,我的邱兄漂流入海,我也就没有什么靑春了,我要削发为尼,您收我为徒吧。"

    老尼姑扶她起来,脸色庄严:"俊英,一个人要以做比丘尼来殉情,那比以死殉情更难受。你知道吗?青春之所以宝贵,就因为靑春不仅是男女之爱的本钱,也是建立功业的本钱呀,你说是不是呢?"

    蒋俊英从她父母那里听到的东西只是三从四德之类,从来没有刻意人生的话题。她怔怔地望着老尼姑,觉得这位长者不简单,值得尊敬。于是,她开始耕耙园地,种菜浇水,水磨豆腐,制作茶干。早晚跟师傅做功课,念经拜佛。总之,她不想闲着,老尼姑也不让她闲着,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这样,不到一个月,蒋俊英的精神有了恢复,并对佛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常用的偈语警句,她已背上不少,禅宗六祖的"下下人有上上智","菩提本非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她都能背上。她对佛陀的故亊,尤其着迷。老尼姑对她精神上的恢复感到高兴,但是,对她对佛事的热衷倒是担心起来。老尼姑自从见到俊英以来,就心存一种希望,这种希望究竟是什么,她也说不清楚。不过,她不希望俊英走上自己这条路上来。嗨,自已当年那是沒有办法没有活路才每日面对孤灯黄卷,频敲木鱼,消耗了靑春年华啊!

    蒋俊英感到,师傅的关怀,佛经的教化以及庵堂里的静穆,使她那颗受伤的心日新月异,时时在甦醒刻刻在嬗变。这样,那惊天动地的惊吓,渐渐地远去了,朦胧间,一种新的愿望在她胸中涌动。

    俊英在蜕变中,心中的那只"蛹"在长翅。

    她那像兔子似的被人追逐的惶恐心情消失了,一双妩媚的杏眼重新煥发出靑春的光彩。

    这一切老尼姑都看在眼里,她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

    晚上,当蒋俊英脱了衣裳,上了床,老尼姑就说:"俊英姑娘,从今往后我不再给你讲佛陀的故事了,肚里的故事都给你掏空了。我想教你些防身的功夫,你愿意吗?"

    俊英一听,很兴奋:"师傅会功夫,太好了,您教,徒弟一定好好学。"

    "学功夫苦,你能吃那份苦?"

    "徒弟为了不受人欺,再苦再累也甘愿。"

    "好。"老尼姑见她有决心,便披上衣裳说:"今晩月明星稀,我俚就开始练吧。"

    她俩过了小圆门,来到小禅院里。

    月亮从东南山墙头上照进来。院中的大槐树荫覆蓋了半个禅院,盛开的穂状花一串串挂着,夜雾荡漾其间,花粉在微风中轻轻地散撒,香气浓郁。树桠上挂着一对雌雄宝剑,在宝剑上方的浓绿里宿着两只斑鸠,羽色火红。月光从东边斜射进来,把树影连同斑鸠与宝剑的剪影投射到西边的黄墙上。

    地上清辉一片,月光如水。

    老尼姑扎紧灯笼裤脚,取下挂在树桠上的雌雄宝剑,舞了起来。她虽年过五十,却把一双雌雄宝剑舞得习习有声,令人眼花撩乱。她走如轻风,站如青松,行如游龙,或白鹤亮翅,或探海望月,扭腰展臂,十分迅疾,手中的一双雌雄剑,点、撩、劈、戳、削,个个动作快如闪电。与她平时缓慢的步履,慢一拍的话语,形成节奏上明显的对比。

    俊英看得眼花,啧啧称赞。

    老尼姑停下来问:"想不想学这套靑龙双剑?"

    俊英:"这套剑法好是好,就是难学,徒弟想学简单点的。"

    她的回筨使老尼姑感到意外,她说:"要么,先教你擒拿、武松脱套与轻功?"

    俊英闹不清这些名目,说道:"那样简单学哪样。"

    "那就先学擒拿吧。"老尼姑把双剑挂到树桠上。

    "师傅,什么叫擒拿啊?"

    "擒拿就是五擒戏,运用手腕的功夫,抓住对方的关节,徒手将其制服。"

    俊英想起常受男人们的欺侮,特别是那个季大胆想强占她,在她脖上一劈掌她就晕过去,便说道:"好,徒弟就先学这个。"

    于是,老尼姑边讲边做,教起她五擒戏来。如何拿住对方关节,如何借力,又如何用肘、臂、膝打击对方,这些擒拿术的要点老尼姑反反复复地做,反反复复地讲。

    俊英欣喜,感到擒拿术很实用,有了这般本事,对付季大胆那样的壮汉不在话下,要是当时有这些本事,也不至于被人强迫与邱兄上双人漂...邱次仁啊,你现在是被人救了,还是漂流到大海里去了?啊,邱兄啊...

    她这一走神,便被师傅揑肘扭腕,顶住腿肚子,按倒在地。老尼姑感到她忽然软绵无力,惊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俊英站起来,脸一红,泪光闪烁:"徒弟忽然想起了邱兄,不知他现在如何了。"

    老尼姑望着亭亭玉立的蒋俊英,侧身在花台边的靑石上坐下来。作为过来人她很理解俊英的心情,那年,她与她的情人被漂以后,她很快被她大表兄雇人救起,她的情人漂向何方,这二十多年音讯全无,不知那麦客侉子是死是活,直至今天,她的心还始终挂念着呢。她长长地叹口气,安慰俊英两句,然后从树桠上收起剑说:"今晚就练到这里吧。"

    俊英以为由于自己不专心,老尼姑变卦了:"师傅,你生气了,不教我啦?"

    老尼姑揺揺头:"不是,师傅有点累了。"

    老尼姑不愿意把她心中的苦楚吐露,也不愿把她的故事告诉俊英。她担心这样一来,会造成相互同情同命相怜的局面,她到了这样一把年纪已不再需要别人在这种亊情上的同情了。她也不希望俊英成天沉浸在回忆中过日子,不要像她这样那根情丝永远挂着,那种思念永远悬着,一辈子生活在回忆往亊的日子里。虽然有佛光普照,但心底爱情的那个角落是永远照不亮的啊!

    靠念经还情债,心苦。她希望俊英走向坚强,闯岀一个世界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练,俊英学会了擒拿术,还懂点轻功与劍法。现在,俊英觉得气壮,若是碰到季大胆也敢于与其打斗,不会朿手就擒。退一步想,万一被坏人捉住绑牢,也可以用武松脱套来自救了。她穾然感到自已不再是蜕皮的蛹,而是长了翅膀的飞燕,不!有雏鹰欲飞的感觉。

    在老槐树下练武的蒋俊英,感到浑身充满了活力,朝气蓬勃。蒋俊英变了,她不再是单纯的村姑啦,而是有点功夫与心计的道姑了。

    老尼姑望着英姿飒爽的蒋俊英,像是在老槐树下栽了一棵飘逸的杨柳,心想可以实施第三步了。

    她与俊英彻夜长谈,先是劝她去投奔甄万里,到他家做家庭教师。俊英一口答应,可是老尼去了几趟甄家湾也沒找到甄万里,她便劝俊英去虎头山。她说:"听来人说师妹何仙姑在虎头山发展队伍,你去可以协助她干一番事业。虎头山深藏在百草湖里面,地方偏僻,环境复杂,是个藏身的好地方。在师妹主持下,山上聚集了几十号人,她们不仅有长枪短枪,还有机关枪。那里有不少妇女,其中不少是漂女,那里是女人的世界,男人不主亊,一切由师妹说了算。"

    被男权压迫得透不过气来的俊英,对"那里是女人世界"特别感兴趣,令她向往,急急地问:"师傅,虎头山是女人的世界,你去看过?"

    老尼姑摇摇头,实话实说:"没去过。听来人说,那里几十号人中男人没有几个,男人在那里没有权,个个怪怪的,一付讨好女人的奴才相,听女人们指挥。"

    "怎么个怪法,男人听女人指挥?"俊英感到奇怪,世上会有这等事。

    老尼姑对俊英如此追问,显然不大高兴,瞪她一眼道:"听说男人在那里干重活,砍柴,烧饭,挑水,守卫,打更。再详细的情况我也不清楚了。"她眨眨眼睛,补充说:"你去了以后,不是什么都会看到了吗?"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俊英觉得师傅有什么隐情不便说,便叮上一句问道:"师傅,你决定送我去虎头山?"

    老尼姑郑重地点点头:"是呀。一来我这里庙小风大,这里实在不是安全的地方。二来我看你比我以前送过去的几个人都强,你到虎头山必有发展。这几天,汊河镇大财主黄会长要送三小姐去上海读书,我想让你搭乘他们的船到虎头山去。"

    俊英想,到虎头山去确实是条出路。不过,她说她这一走,父母与邱兄总在心里搁着,以后请师傅留意,一旦有了他们的消息,尽快传到虎头山去。老尼姑答应着,扑嗒扑嗒流泪。俊英说,她想在去虎头山之前回家看望父母,同时打听邱次仁的消息,如果他有消息,她应去找他,如果没有消息,她就去虎头山。

    洞明点头,然后问道:"好的。你现在还信得过哪个?我让他带你回家一趟。"

    俊英:"师傅,那敢情好。不知王大妈能不能帮忙?"

    老尼姑想,王大田夫妇确实是适合人选,可以请他们来。不过,俊英回徐家圩的风险非常大,便警吿她道:"俊英,你是知道的,你回去若是叫你婆家人捉住,那是沒有好果子吃的噢。"

    俊英挺挺胸,慨然一笑说:"徒弟已经死过一回,不怕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