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三、复仇、寻夫之(二)(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就要伸手到包里去掏枪,她们的包裹早被人家取走了,她急问."你们是什么人?"

    那人回答:"我们是国军,走吧!"

    她仨没法,只有跟着人家走。约莫走了一里多路,他们带她仨进入一户农家。原来,这里是王大妈的家,王大妈见他干儿子魏大威的卫队兵带回三个女子,前来询问,认为她们都是农家女子,便叫她们帮着做家务。沈山香渐渐跟王大妈混熟,也了解了这里的情况。王大妈的儿子王雨生在外面当新四军,她的干儿魏大威当国军,是个团长,前些天干儿子回来探亲,她仨是被她干儿子的护兵带回来的。沈山香这下放下心,问:"大妈,你干儿子呢?"

    "他呀,听说村里打兔子兄弟是神枪手,去动员他们参军呢。"

    王大妈一边说,一边拣黄豆,她在准备磨豆腐,沈山香赶紧过来帮忙。这样,她们啦呱,她俩很快就亲热起来,互相取得了信任,王大妈对沈山香很有好感,见她生得标致,为人爽快,便想把她留下来给她干儿子做媳妇。她想,她的这个想法等老头子王大田回来商量一下。

    此刻,王大田骑着大叫驴走在回家的村路上,悠闲自得,唱着:"须教人卷,须教人怨,临危不与人方便。吃腥膻,着新鲜,一朝报应天公变。行止不依他在先。饥,也怨天。寒,也怨天。"

    小路上,一边是河滩田野,一边是芦水荒荡。王大田一边唱着,一边看芦柴上的翠鸟,水中的游鱼,悠然地往家门前走。路上,碰到撒尿的老道人,他问他:"你倒自在,什么'饥,也怨天。寒,也怨天。';我看不能怨天,要怨小鬼子。现在,小鬼子封锁运盐河,你管不管?"

    "管!我派儿子和干儿子管,现在,干儿子魏大威回来了,他在了解情况,以后也会来管。"

    老道人问:"魏大威是哪一个啊?"

    李大田答道:"就是魏大成,现在,哪个在外头混不收名字,我儿子现在也不叫王雨生了,在新四军里叫王文雷呢。"接着,他又说:"老道人,你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只管说。"他骑驴打弯,回家去了。

    老道人在后面说:"看得出来,王大田现在也神气多了!"

    磨盘上,王大妈一边在扫磨下来的面粉,一边抱怨道:"我们家的道人,真不是个东西,世道这么乱,他照样到镇上去听戏。去听戏也就算了,还非骑上大叫驴去不可。这可好,家里谁来磨面呀?看你,叫我闺女劳累,出汗了不是?"她替拐磨的沈山香擦去额上的汗珠。

    沈山香嫌热把外衣脱了:"不用,不用。我在家时,天天汗珠儿甩八瓣的干活,只是后来到了虎头山才不怎么干家务了,成天背着枪在巡山。"

    "巡山?为啥要巡山?"

    这时,王大妈的孙子小五子回来了,心急火燎地报告道:"他们,他们要沈姑姑去教枪,..."他到水缸里掬水喝。

    奶奶笑了:"你说什么,哪个能听懂,谁叫你姑姑去教枪啊?慢慢说!"

    小五子喝了水,抹抹嘴,说:"他们,我干爹他们在说教枪,比枪法准头,赢了给奖金,他们说沈姑姑是神枪手呢。"

    奶奶笑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山香是活线手呀,了不得啊!"她问山香:"姑娘,你怎么成了活线手的,他们又怎么晓得的?"

    沈山香把在家换婚时,他爸把祖传的各种打枪方法都教给她,让她到姜大头家有个养家活口的手艺,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又把今早在林子里被当兵的搜出枪时,说出她们是虎头山的漂女,她是神枪手。当兵的不信,给她枪打树上的柿子,她一枪一个,打得柿子纷纷散落,像下红雨一般,几个当兵惊奇死了。这时,王大田回来了,他牵着大叫驴进门,要把大叫驴扣到槽头上去。王大妈叫道:"你还晓得回来啊?把驴套上磨,这两斗小麦人拐要拐到猴年马月呀?快套驴!"

    王大田牵着驴过来,颇有歉意地说:"你怎叫沈姑娘拐磨,不能等我回来再做。"

    王大妈:"等你回来,今晚吃什么?快套驴上磨!"

    王大田进棚套上驴,王大妈向磨眼里倒进小麦,小五子拿着柳条来赶驴。

    王大妈觉得山香真了不起,夸赞道:"山香可不一般,猎户人家的闺女,活线手,不用瞄准,指哪打哪。"

    她这话叫走进院子的魏大威听见了,笑道:"我们来就是请沈姑娘出场,替我们去运盐河边打掉日本鬼子碉堡上的膏药旗呢。"

    沈山香觉得这是个转机,说:"魏大哥,你放我俚回虎头山,我就替你打掉鬼子碉堡上的膏药旗,怎么样?"

    魏大威说:"不怎么样!抗击日寇,人人有责,请你出场,你还讲条件?"

    沈山香责问:"你们抓老百姓,是何道理?"

    魏大威取下军官大盖帽,露出黑油油的一头乌发,说."你们虎头山可不是一般老百姓,...况且,你们这次下山来是干什么的,听说你是找你的未婚夫陈木生是不是?"

    沈山香想,他们审问了海棠和冬菊,她俩可能将什么都说了,便说:"我找陈木成又怎样?你说嘛!"

    魏大威告诉她:"对不起,你不要伤心啊,陈木成叫鬼子打死了。"

    沈山香那里会相信,她叫道:"这不可能,他在山里,鬼子怎会打死他!"

    魏大成叫副官从皮包里取出一本薄子,请他读牺牲者的名单,副官念道:"五月一日,日寇进五指山扫荡,杀害山民97人,其中乡长人,村长5人,教师人,教师陈木成与鬼子搏斗,光荣牺牲..."魏大威叫副官不要再往下念了,把薄子给沈山香看。

    沈山香哭得像泪人似的,王大妈和魏大威众人都劝山香不要哭了,要化悲痛为力量去打小鬼子。山香抹抹泪,说:"谁带路?我去把碉堡上的鬼子哨兵与膏药旗干掉!"

    魏大威说:"我带路,我俩比比看,看谁打死鬼子的岗哨和打落鬼子的旗帜多。"

    晚饭后,他俩各骑一匹马,到了运盐河边,明月挂在河湾上空,河水闪着波光。在黑黑的一道河堤上,耸立着碉堡,顶上挂着一盏风雨灯,旗帜和岗哨隐隐绰绰。沈山香说:"魏大哥,我打死了鬼子,算是抗日了吧?"

    "当然,当然。"接着,魏大威想做点鼓舞士气工作,他说:"虎头山漂女的不幸遭遇是封建主义的家族造成的,我们十分同情。但是,现在是抗战时期,我们要不分党派,不分阶级和阶层,全面投入抗战。凡愿意抗战者,我们就团结他,凡愿为抗战出力者,我们是不会忘记他的,对你们漂女也是一样。"

    沈山香头上戴着斗笠,腰间束着宽布帶,一副英姿飒爽的模样。听了他这几句话,激动得苹果脸都涨红了,她从肩上取下枪,也没有瞄准举起枪连开三枪,打中了碉堡上的膏药旗,风雨灯,那个哨兵被打死了没有不能确定,在他们转移之后,碉堡上的机枪盲目地扫射起来,惊起宿在河边芦荡里的鸟儿四处逃散。

    魏大威吃惊,这女子确实是神枪手,他心中产生留她之意。他在带她去另一处碉堡的路上,问道:"沈姑娘,你愿不愿意留下来?"

    沈山香挥鞭催马,她与他并辔而行,说:"你留我何用?我还是想回虎头山。"

    魏大威说:"我们非常需要神枪手,有时一个神枪手比一个连的兵力作用还大。"他见她不支声,接着又说:"你们在虎头山守望,希望有一天能找到失去的爱人,现在,你的陈木生已经去世了,你回虎头山有什么意思呢?"

    沈山香觉得魏大哥的话说得贴心贴肺,她看他一眼,她想,魏团长这人不错,待人亲切,一点架子也没有。她放缓马与他靠近些,沿着运盐河堤,踏着月光前行,她想对他作些了解,便问这问那。魏大威告诉她,他家不富,中学没读完便回乡教书,当孩子王,后来到上海闯荡,曾参加过工人运动,现在当了国军的团长。沈山香不好意思问他成家了没有,于是,二人骑马继续前行。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他们来到一处大河湾,运盐河在这里像一张弓,在弓背上有一座碉堡高高耸立,顶端膏药旗下挂着一盏风雨灯,灯下有个站岗的。沈山香举枪就要打,魏大威说:"打断旗杆就行了,那站岗的不要打。"

    "为啥?"山香不解。

    魏大威没有回答。这样,他俩连着几夜,把这盐河边五座碉堡上鬼子的膏药旗和哨兵干掉了。到了第十天夜里,他俩去一处打碉堡时,沈山香问:"魏大哥,为啥有的碉堡上的哨兵不能打?"

    魏大威说:"有的碉堡王文雷在里面安插了我们的人,怕误伤了。"

    "王文雷是哪个?"

    "王文雷在家叫王雨生,是王大妈的儿子,他是**,不过,他是我的好友,现在新四军一个支队里当政委。"

    沈山香眼睛一亮,说:"这么说王大妈是我二妹蒋俊英的救命恩人,啊,太巧了!"她把从蒋俊英那里知道的事说一遍,接着说:"只是王雨生改了名子,五妹在找他呢。"

    魏大威听她这么一说,觉得把沈山香留下来有了可能,便说:"你的二妹蒋俊英我认识,不过我那时叫魏大成,现在的名子也是到了上海改的。"

    沈山香感到来到能仁乡收获巨大,魏大哥完全可以信任,以后叫五妹来找王雨生,与新四军接头。接着,她举枪便打,把碉堡上的旗杆打折,又把那盏风雨灯打灭。魏大威对夜袭碉堡的成绩满意极了,立即带沈山香回王家。他想把沈山香留下来,明天跟副官关照一声就可办成。(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