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四章 法源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而另外人数较少的一支子,则是当年威震南城的牛街三“宝”(即“神跤”闪德宝、“摔死人”尹贵宝、“败中取胜有一脚”唐宝,此三人皆为善扑营扑户),和能与牤牛角力的“钱逮子”、有“铁钩子”之称的钱三,这些回族知名跤手的徒子徒孙了。

    要知道,牛街地区作为回民聚集地,掼跤之风的兴盛远比天桥地区要早。乃至清末民初时,还保持着常年在东南西北四个跤场练习跤艺的习惯。

    像西场,设在老君地或双井一带。东场,设在教子胡同。南场,设在万寿西宫。北场,则设在广安市场西门。

    以上这些跤场,除了东、西场各自独立,只容回民参与之外,其余南、北场任人出入,谁都可以参加。

    因此来南、北场的跤手除了回民,也有附近和天桥地区的满、汉族跤手。他们通过竞技,共同进步。时间一长,彼此也就积累下来比较深厚的友情。

    所以无论从哪儿来说,“错腿冯”和今天来的任何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交情,再加上有许多人确实多年不见,彼此就显得更为亲热。

    为此,他特意候在寺院门口,来一位,见一回礼。别管是谁,他都郑重其事地给人作个揖,感谢人家能给他这个面子。

    玉爷和这些人不是一脉,又与跤行隔绝已久,自然无相熟的朋友。他便由马教练伺候着,歇在山门后的椅子上喝茶。不过,他从山门后头看着“错腿冯”容光焕发与人寒暄的样子,也不免受其情绪影响。

    忽然之间,他竟恍如又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开跤馆的场面。

    那一天同样是这么热闹。

    宛八爷、瑞五爷、乌尔衮、闪德宝、图三……还有刘伯谦和李尧臣,这些相熟的好朋友、老大哥都来了。

    每个人也是这么拱手抱拳,说着吉祥话,向他笑着……

    洪衍武和陈力泉这俩孩子,他们现在既没有“错腿冯”的忙碌,也感受不到玉爷的伤感。但他们也没闲着,每个人嘴里都正叼着个豆沙馅的黄米炸糕,在天王殿前看热闹呢。

    敢情这帮老天桥的掼跤艺人们老见不着面,这一旦聚在一块儿,情绪就有点搂不住了。

    他们或是找着相熟的老手,按当年的套路摔起了有“武相声”之称的“花跤”(行话,带表演性质的假跤)。或是练起棒子,耍起了石锁,以显示自己仍然老当益壮。

    甚至还有一个年逾花甲的老爷子,还插好中幡上了场,“哗啦”、“哗啦”地耍了起来。

    一会儿一招儿“霸王举鼎”,一会儿一式“二郎担山”,一会儿让幡子落到背后,来个“苏秦背剑”。一会又用下颚接住,来了个“太公钓鱼”。硕大的中幡在他手里,简直像家里的晾衣杆,任他摆弄不说,都耍出花儿来了。

    而整个天王殿前,也仿若时光倒转,呈现出一派民国初年,老天桥跤场的繁荣旧景。让洪衍武和陈力泉的脑袋,简直像拨浪鼓似的一刻不停地左转右转,都不知看哪儿好了。

    至于这两个孩子嘴里的炸糕,那是玉爷大早上特意带他们去牛街买的。

    这本来是老爷子一片爱徒之心,为的是让他们上跤坛时好有充足的热量来应付对手。但可气的是,洪衍武这小子非但有一丝感激师恩的表示,反而贪心不足。

    这小子在买炸糕时居然翻着大眼珠子,厚颜无耻地埋怨玉爷抠门。直说“少了,我得吃仨,一个不够塞牙缝儿的”。

    结果,他如此坦诚的“美德”,不但当场换回玉爷的抬腿一脚。还额外饶来了老爷子的一句骂。

    “臭小子,你还有功啦?臭美!你今儿要丢我的人,我让你怎么吃的,怎么给我吐出来!”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end.js"></script></div>

    </div>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