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五十一章 另有所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自古以来,两国议和或者谈判,一国使者的人选都是由各自的国家来选择。虽然说在大宋以前,不是没有他国指定使者的先例,可是那毕竟是少数,在大宋朝更是从来没有过。

    毕竟议和使者这样的事情,对大宋朝来说,究竟是由谁去谈,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其实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这只是对大宋朝而言,一旦上升到对外的高度,尤其是跟蒙古人谈,这性质自然是另有不同。

    国与国之间,即便现在大宋朝处于弱势的一方,这派谁做使者的事情,也应该由大宋朝自己说了算不是?蒙古人来指定大宋朝和谈的使节,若是真的应了蒙古人,传扬开来的话,大宋朝的面子何存?

    史嵩之不是傻子,相反,他比如今大宋朝中的绝大多数尸位素餐、只会窝里斗的官员们都要精明的多。从小吏到京湖制置使,再到如今的左丞相兼枢密院枢密使,史嵩之的履历跟贾似道的升官速度相比,实在算不上有多豪华,可是他毕竟是一步步走上来的。

    同时他的起点也是足够的高,所以他的眼光也要比一般人要看的远的多。

    这一次的襄阳之战,朝中之所以能够通过,除了孟珙的力请陈辞之外,史嵩之也是花了很大气力来促成这件事的。

    史嵩之、孟珙他们这一批人,跟大宋朝中其余那些对外只会妥协、绥靖的官员们相比,应该算是大宋朝的鹰派和主战派了。

    因为条件和时代的局限,无论史嵩之还是孟珙,大多数时候都是将目光停留在大宋朝和蒙古人的战事上,很少也没有条件去关注蒙古国其他的情况。

    所以,他们自然不会跟贾似道一般,知道蒙古人这个时候正催动大军横扫欧亚大陆呢。

    不过这并没有遮掩他们应有的判断,那就是蒙古人虽说屡屡对大宋朝发送各样的攻势,却是一直没有真正的使出全力,而且对大宋朝如今的土地城池实在是不这么看重,就仿佛他们一直在忙于别的事情一般,对大宋朝的策略,就仿佛割草谷一般,过个一段时间感觉成熟了,就出动大军到大宋朝境内来劫掠一番。

    除了城池外,粮食、人口、茶叶、铁器、金银珠宝等等等等,都是蒙古人劫掠的对象,却偏偏对大宋朝最为看重的城池和土地不屑一顾。

    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大宋朝粮仓所在的四川战区,为什么一直是蒙古人主攻的方向的最为主要原因。因为四川是粮仓所在,素来富庶。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思量,料想蒙古人不会因为一座襄阳城真的跟大宋朝大动干戈,而又因为看到襄阳对大宋朝长江防线的重要性,所以史嵩之和孟珙才不遗余力的推动了襄阳之战。

    可是事实却偏偏出了偏差,蒙古人不仅真的大动干戈了,而且是狠狠的大动干戈了,坐镇金地俯瞰宋地的口温不花,甚至亲自督师南下来报复大宋朝,紧接着又是四川和淮东两地两路大军,齐出围攻大宋朝。

    这已经不能用动干戈来形容了,看口温不花的势头,这完全是要将大宋朝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