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35.番外四这章没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防盗防盗哟, 看到的亲勿要惊慌,48小时以后便能看见新章节啦,

    只是赵政并不在马车里,他一般寅时就会起床练剑,那时候天都还没亮,大伙都还在做梦呢。

    赵政年纪虽是只有九岁, 但个头已经比巧心姑娘还要高了,人长得俊美大气不说,小小年纪还气度非凡, 两个丫头在他面前也拘束规矩得很, 女儿情态十足。

    赵政从林子那边过来, 巧意忙下了马车迎上前去, 见赵政已经洗漱过了,面带愧色的行礼道,“公子恕罪,奴婢来晚了。”

    赵政接过巧意递来的面巾擦了手道,“无碍。”

    奴婢断没有起得比主子还晚的道理,搁别处只怕要挨一顿打,巧意见赵政丝毫不怪罪, 心里欢喜, 忙接着道, “奴婢伺候公子用点饭食, 过后便要起程了。”

    赵政应了一声, 他骨子里流着秦人的血, 没有当下士人那般诸多礼仪,并不多话,拿过饼子吃了,几口将羹汤喝完便上了马车,直爽利落半点没耽搁,大开大合的男子风范反倒让丫头红了脸了。

    董慈瞧着巧意姑娘羞涩可人小鹿乱撞的模样,羡慕得挠心挠肝,心说做男人就是好,啥时候她也能享受一下这样的温香软玉啊!

    董慈就这么在东想西想中适应了车马劳顿的生活。

    只是渐渐的她的心情就舒畅不起来了,车马走了十几天,离邯郸城越来越远,一路上遇到的村镇也贫困破落起来,与邯郸那等消金窟对比,完全成了两个世界。

    逃荒逃难的流民随处可见。

    越是临近秦赵边界,卖儿卖女的也就越多,乞丐地痞一窝一窝的四处横行,偶尔还能遇见被打死的小孩儿和老人,董慈看得心里发堵,焦躁不安却无处发泄。

    董慈知道自己就只是个看电视的,只是现在看到惨烈悲戚的这一段了。

    这么想也没能让董慈的心情好起来。

    心情不好的也只有董慈一个,就连巧心巧意一路都是一切如常半点没挂碍,梅州还让人打死了几个尾随车马试图抢劫的流民,遇到病死在路上的死尸,能停下来挪开一些,不从上面直接撵着过,已经算是有闲心的了。

    倒不是说别人狼心狗肺就她董慈心善仁慈,只是这乱世的惨处他们正亲身经历着,见得多了,也就麻木了。

    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境内举国挂丧,家家都有嚎哭声,衣冠冢埋得到处都是,比起那种景况,死几个流民乞丐,似乎真的不算什么。

    道理董慈明白,但她生活在连动物都得保护起来的太平年间,猝不及防见了这一场人间地狱,就恍恍惚惚缓不过气来。

    史书里的记载寥寥数语一笔而过,这几百年却都是尸骸和鲜血堆积起来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距离稍微平稳一些的朝代,至少还有六七十年的时间,这中间还有几代人的血战和纷争……

    承受这些的不是诸侯王族也不是名将名士,而是这些惶惶度日的百姓们……

    董慈失魂落魄,浑浑噩噩精神恍惚,睁着眼睛却恍如参禅入定,昼夜不舍废寝忘食,几日过去后,脸变得越发蜡黄干瘪,身形也越来越瘦小,从内而外,无不透露出一股要变丧尸的势头。

    巧意看她的目光越来越嫌恶,有一天终于忍不住了,一掌就把正灵魂出窍的董慈戳翻在地,鄙视道,“原先看着就膈眼睛,现在更不顺眼了,成日一副要死要活的哭丧样,赶紧醒醒神!”

    董慈脑子里还在坐禅入定,耳边嗡嗡嗡的,从地上爬起来又规规矩矩坐好了,脸上一副犯傻的模样。

    巧意气死了,跺跺脚道,“等下午过了漳水,让老爷把你卖给人熬汤去!”

    董慈心里哦哦了两声,心说这年头不好使唤或者身有残疾的奴隶,确实会被卖到一些食肆里去……

    不过漳水……漳水!

    董慈吓了一跳,忙从地上跳了起来,急急问,“漳水?!意思是快要到漳水了?”

    巧意给她吓了一跳,舒了口气,没好气的回道,“不是快要,是已经到了,歇息一下再启程,下午就能到渡口了!”

    啥?这真是晴天霹雳,让人猝不及防。

    董慈往帘子外看了一眼,外面烈阳高照,已经是中午了,马车什么时候启程的她居然一点想不起来。

    董慈忙摸了摸荷包,愕地想起什么,顿时刀割肉疼。

    她昨晚恍惚间看见了一株小人参,怕破坏品相,就打算先藏在草丛里,想着等早上启程的时候再拿,结果早上醒来她恍恍惚惚上了个厕所,又恍恍惚惚上了马车,压根就没想这件事来!

    那可是个宝贝,能换不少钱的,董慈心里直滴血,身体晃了晃差点没翻白眼昏过去。

    巧意看了小奴隶一眼,心说眼睛会动了,想来是回过魂来了,舒了口气,搁下手里的茶壶,下马车走了。

    董慈心里兵荒马乱了好一阵,连赵政什么时候上车来的都没发现,不过她也不知道赵政什么时候下的车就是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十几天的路程,怎么一眨眼就到漳水了,那前面这几天她到底在干嘛?

    过了漳水她就要单飞了,结果到现在她还没弄到钱!

    董慈转了转秀逗了的脑子,这才想起来她这几日都忙着自怨自艾,废寝忘食一点都没想起正事来。

    董慈自我唾弃了两声。

    就算飞机大炮能立马结束战争,她能造得出来么?

    就算做出毒[药能把战国七雄的王都毒死了,她还能毒死天下人不成?

    整天就幻想些有用没用的耽搁正事,想了这么多天,也没见她同庄子老人家一样,也悟出一片逍遥游来。

    她的小人参!

    真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董慈捏了捏荷包,在心里拿鞭子抽了自己几十遍,觉得有些喘不上气来,连忙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口水,这才发现自己的嘴唇干得连皮都翘起来了,为了作死废寝忘食到这个地步,她真是……

    七八天都是安安静静的马车里突然有了些动静。

    赵政有些诧异地看了角落里的小奴隶一眼,实在是有点啼笑皆非。

    他随手翻着的这卷竹简,是楚人屈平写的,里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话,与小奴隶这几日的表情十分相配。

    听起来是有些匪夷所思,但他确实在他八岁的小奴隶脸上看到了一副忧国忧民的神情。

    除了吃饭,如厕,这小奴隶几乎就是坐着一动不动求仙问巫,神色恍惚两眼发直,随时一副即将升天脱壳的模样,连面饼和肉都不能吸引她的注意力了。

    现在又有点不一样了。

    赵政听见了一声沧桑无奈的叹息声,接着小奴隶就从怀里摸出个面饼,双手捧着细细啃了起来。

    赵政心想,庄生梦蝶,小奴隶这是修仙不成,从神仙梦里醒过来了罢。

    董慈不知道赵政的想法,如果知道,她有一个更为贴切的词形容这种神功,大天[朝著名的邪教组织-法【轮】大法。

    好在她及时从邪教组织里脱离出来了。

    董慈也不在意她在赵小政面前吃东西喝茶合不合理行不行,因为赵政是不挑剔这些事的。

    车窗外渐渐的热闹起来,船工的号子声吆喝声越来越近,马车也停了下来。

    车外巧意叩门道,“公子下车了,要上船走水路了。”

    赵政下了车,董慈也下来了,巧意现在看见她就自动开启翻白眼模式,这次也不例外,而且还进步了,开始语言攻击,“你不是成日缩在马车里孵蛋么?今天怎么舍得下来了?”

    董慈刚刚突破了自我,把自己从糟粕的思想中解放出来,精神正好着,闻言也不生气,反而觉得多时不见,这丫头漂亮了许多。

    倒不是吹捧,仔细一看董慈才发现这丫头描了眉,薄施淡妆,看起来柔美明艳了许多,董慈心说这也是个纯天然原生态的大美女,忍不住看了又看,赞叹道,“几日不见,巧意你漂亮了好多。”

    董慈一时间倒也没想起自己的称呼有点不妥,童音稚嫩,听起来就特别真诚,巧意有些愕然,随即脸上泛起绯红,待往董慈背后看了一眼,脸蛋儿就更红了,羞恼道,“死丫头胡说什么!”

    巧意说完,目光根本不敢往董慈这边看,咬咬下唇红着脸跑开了。

    水灵的少女羞恼起来更是如清晨沾了露水的牡丹芙蓉,娇嫩明艳不可方物。

    董慈看得两眼发直,目光随着巧意的背影对上梅州看过来的视线,神智陡然一清,忙回头去找自己的主子,原来赵小政就站在她身后,后面还有两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不知道来多久了,她挡着路了。

    董慈忙让开一步,行礼道,“公子,咱们上船罢。”

    湔堋治水的事赵政也了解一些,若真能修成此工事,那蜀地可真要翻天覆地了,赵政沉吟问,“修得如何了?”

    王青回道,“属下来时,已经快大成了。”

    此地此时若谋划得当,蜀地有大利图之。

    赵政在书房了里踱了两步,复又摆袖坐下来,提笔给秦鸣写信。

    王青把知道的都说了,赵政将信封好,递给王青吩咐道,“信亲自给秦鸣送去,往后秦鸣有旁的事要做,盯人这件事交在你手上,也勿要对旁人说起,她是我的人,若有性命之忧,你们便暗中相助,旁的时候她要做什么随她的意就是了,你们只管跟着,不必插手。”

    王青听明白赵政这是打算用他了,心里大喜,忙叩首谢道,“主子放心,属下晓得。”

    董慈在湔堋停留了一年。

    湔堋这名字很难念,宋代以后它有了一个后人更为熟知的名字——都江堰。

    都江堰这三个字后面,有一长串念出来让人脊背发麻的名号和头衔: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活的水利工程博物馆,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存留、仍然在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大型水利工程。

    它也并不是空有头衔。

    都江堰造就了成都平原,将一个旱涝之地变成了沃野千里富庶繁荣的天府之国。

    它是真正的利至千秋,万代受益,直至两千多年以后,都江堰依然还灌溉滋养着万顷良田,说它造福华夏,称奇世界一点都不为过。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府粮仓数以千年。

    若没有蜀地的粮仓和赋税做后盾,赵小政的有生之年,还不知能不能一统天下呢。

    董慈站在这条形如鱼嘴的人工小岛上,对前方正看着石像的老爷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爷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干了一件怎么样的事!

    董慈每次见到老人家都尽量忍着不说话,生怕一开口就是各种歌功颂德,好在这一天不用等太久,百姓们很快就能享受到都江堰带来的万般好处,用不了多长时间,蜀地就会竖起很多李冰的雕像,建起祭奠供奉李冰的庙宇,香火绵延世世代代。

    老爷子用长尺测量了一下水深,呵呵笑道,“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这工事费尽人力物力,劳民伤财,得有用才行啊。”

    何止是有用,董慈仰头看着这位伟大的水利工程师,胸腔里真是有千言万语要喷涌而出,可她不过一个九岁小童,说什么都不合适,只能憋气的站在一边,用目光表达崇敬之情了。

    老爷子年至五荀,因为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身上少了许多为官者的富贵气,又加上常年和百姓工匠混在一起,老爷子态度自然亲和得很,除了做事的时候特别认真严谨,素日里就是个精神奕奕乐呵呵的长者,人很好相处,走到哪里,都有百姓跟他打招呼说话。

    背后跟着的一众官员估计是有同样的隐忧,没一个站出来安慰安慰老人家,董慈左看了看,右看了看,忍不住十分逾越地拉了拉老人家的衣袖,忍着激动道,“前辈你很厉害的。”

    是非功过,历史自有论断,李冰大大功至千秋。

    董慈左手握住右手,忍不住咧嘴笑开来,她居然拉到了李冰大大的衣袖,也算是穿越福利多……

    兴许是董慈眼里的崇拜特别真诚,李冰闻言就哈哈笑了起来,眉间的忧色散了不少,转身道,“事已至此,忧心无用,走,工事建成,阿慈的功劳也不小,咱们回家去,让你婶娘给你炖肉吃!”

    李冰这么说,跟着他身后的一众官员也看向豆丁大的小女童,纷纷笑道,“咱们蜀地这么小的孩子都能给治水出工出力,何惧那旱涝之灾。”

    董慈被夸得尴尬无比,她哪里出什么力,都江堰修了这么多年,凝聚了数不清的智慧和劳动,能让她在这看着,她已经受用无穷了,都江堰可称之为奇迹,而她有幸见证了奇迹诞生的这一刻。

    因势利导,人定胜天。

    都江堰源远流长,告诉董慈的,就是这个道理。

    连带着自己身上遥不可及的任务,董慈也觉得不那么难了,这一年她想得很多,也理出了一条思路。

    复活精神文化,除了保持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风气氛围之外,她还可以将那些已经存在却失传了的文献保留下来。

    前一项她现在做不了,但她可以把后面这一项能做的先做了。

    保存下古书文献,她不一定非得要等到起义军火烧秦宫,在此之前还有五十几年的时间,她可以做很多事。

    眼前就摆着个可行的机会。

    都江堰建成以后千年屹立不倒,保存完整,她若是在此处埋一些古籍文献,也定然能随都江堰一起流传后世。

    这是一个实现性很大的法子,董慈很快就付诸行动了。

    董慈找书肆定了一套《吴子兵法》,一套《赵奢论税》,吴子兵法里面有两卷是孤本,书肆不外卖,还是董慈自己抄录的。

    装书简的盒子是董慈用掺了糯米汁的三合土制成的,加糯米提高黏性这一招,赵小政修长城就有用,这年头也不怎么稀奇,董慈还勉强记得三合土的配比,实验了几天,也就鼓搞出来了。

    竹简董慈也用桐油泡过了,防腐放潮防虫她尽量一步做到位,不出意外这些竹简就能保存下来,她也不需要保存几千年,只要能存到纸张发明以后,介时流传的广了,再传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