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疯狂套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在苏联,中央银行,储蓄银行,建设银行以及外贸银行各司其职,牢牢的把控着国家的金融命脉。。 储蓄银行顾名思义,自然是专‘门’吸收老百姓的存款,和老百姓打‘交’道的银行。而建设银行这主要是为苏联国内的工矿企业,各种大型公共工程,以及一些民生设施提供投资的金融机构。至于中央银行,则统筹着全国所有企业的企业账簿。当一个企业将商品出售给另外一家国内企业的时候,中央银行只需要把两家企业账目上的资金数量修改一下就可以了。这就是计划经济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之中两家企业不会见到任何的现金。因为在苏联现金只是具有固定的几种用途,例如支付工人们的工资等方面。

    而谢廖沙所把持的外贸银行,则管理着苏联所有的对外贸易方面的资金问题。无论是苏联国内的那家企业向国外出口商品,收款人永远都是外贸银行。外贸银行会把收到的外汇按季度上缴中央银行,然后按照官方给出的汇率修改出口企业账目上的资金,而企业获得了盈利之后,由于钱只存在于中央银行的账目上,所以既不能给工人们发奖金,也不能用做其他的用途,只能是购买原料或者设备进行扩大再生产。

    对于企业方面缺乏现金的困境这种长期‘性’的问题,谢廖沙也是爱莫能助。不过外经贸部有一点点可以帮到这些企业的地方,那就是谢廖沙的地中海贸易公司从国外‘交’换回来的货物并不会上缴国库,而是出售给了国内的一些供销公司。当然谢廖沙也可以奖励一些进口商品给诸如伏尔加汽车制造厂这样的创收大户。这样一来,外经贸部下属的地中海贸易公司的国内企业账簿上就出现了大量的利润。这些利润原本只是一个账簿上的数字,在以前只能是换成石油、电解铝等大宗物品出口给嘉能可公司。可是现在,因为耶利钦的搅局,谢廖沙有望把这些数字,变成实实在在的可以‘花’销的现金。

    在得到了戈尔巴乔夫的首肯之后,谢廖沙很快就联系瑞士那边为耶利钦提供相应的资金。谢廖沙的哥伦比亚银行当仁不让的承担了这笔借款。大概五亿美元很快就来到了外贸银行的账户上。到现在为止,这是谢廖沙资金计划的第一步。谢廖沙紧接着就需要把这笔钱按照官方的价格兑换成为卢布,按照官方的汇率,这笔资金大概会变成六个多亿的卢布。这笔钱是耶利钦用来支付给工人新城各个建筑队,以及一些配套施工方的资金,属于工资的范畴,因此,可以按月兑换成为相印的现金,而拿到这笔现金就是谢廖沙的第二部计划了。

    谢廖沙的外贸银行手上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靠着这部分卢布现金可以按照官方汇率再反向兑换成为美元。也就是说,谢廖沙可以随时拿回自己原本的五亿美元。因为是现金兑换,所以这些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