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4)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过渡的变种看起来就如同是很多新的尽管紧密相似的物种。每个沉陷的长久时期还可能由于水平面的震动而被打断,同时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也可能产生细微的气候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群岛的生物将迁徙,这样在任意一个地质层里就无法保留关于其变异的紧密连接的记录。

    群岛的大部分海产生物,如今已经超出了其界限而散布到数千英里之外;如此类推,能让我们确信,主要是这些分布广泛的物种,即便其中分布广泛的只有一些,最常形成新变种:这种变种起初是地方性的也就是只局限在一个区域内,然而如果它们获得了任意决定性的优势,即如果它们进一步变异和改进时,他们将逐渐地分散开去,并且排挤掉亲缘类型。当这种变种重回家乡时,由于它们已与之前的状态不一样,即使其程度或许是十分细微的,并且由于它们都在相同地质层的略微不同的亚层中被看见,遵照许多古生物学者所依循的原理,这些变种基本上会被归为新而相异的物种。

    倘若这种观点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我们就无权希望在地质层中发现这种数目无限的、差异细微的过渡类型,而根据我们的学说,这些类型,曾经把所有同群的以往物种与现在物种联结在一条不仅长并且分枝的生物连锁中。我们仅仅应当探查比较少的连锁,而我们的确探查到了它们--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有的远一点,有的近一点;而这种链锁,尽管曾经是极紧密的,倘若在同一地质层的不同层次中被发现,也会被很多生物学者归为相异的物种。我直言不讳地说,倘若不是在每个地质层的早期及后期生活的物种之间缺乏无数过渡的链锁,而对我的学说造成这么重大的威胁的话,我将想不到在保留得最完整的地质断面中,记录仍然是这样的少。

    全群相似物种的忽然出现

    在某些地质层中物种全群忽然出现的事实,曾被一些古生物学者--像阿加西斯、匹克推特及塞奇威克--认为是反对物种可以迁徙这一观点的致命异议。倘若被列为同属或同科的许多物种的确会同时产生出来,那么这种观点对于把自然选择作为根据的进化学而言,确实是致命的。因为按照自然选择学说,全部从同一祖先遗传下来的一群类型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十分徐缓的过程;并且这些祖先必然在其变异了的后代出现以前很久就已经存在了。然而,我们往往过高地估计了地质记载的完整性,而且因为某属或某科未在某一阶段不曾看到,就错误地推断它们之前在那个阶段也没有出现过。

    在一切的情况中,只有积极性的古生物证据,才能够全部信赖;而消级性的证据,像经验所频频指出的,是毫无意义的。我们总是不记得,整个地球比起被探查过的地质层的面积,是多么的巨大;我们还会忘了物种群在迁移到欧洲的古代群岛和美国之前,可能在别的地方已经生存了很长时间,并且已经逐渐地繁殖了。我们也未恰当地考虑到在我们的持续地质层之间所经历的间隔时期--在很多情况中,这一时期也许要比每个地质层垒积起来所耗费的时间更漫长。这些间隔内可以提供有充足的时间使物种从某一个亲类型繁衍起来而这种群或物种在此后形成的地质层中如同忽然被创造出来一样地产生了。

    这里我要重复一遍之前曾经说过的话,就是某种生物适应一种新而特别的生活方式,比如空中飞翔,可能是要花漫长且持续的时间的;这样,其过渡类型往往会在某一个地方存续很长时间;然而,倘若一旦这种适应获得成功,且少部分物种因为这种适应比其他物种获取了很大的优势,那么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形成很多分支类型来,这些类型便快速地、广泛地分布于整个地球。在对本书的杰出书评里匹克推特教授评价了早期的过渡类型,并用鸟类作为佐证,他无法看出假设的原始型的前肢的持续变异会带来什么好处。然而看一下“南方海洋”上的企鹅:这些鸟的前肢,不是就介于“既不是真正的手臂、也不是真正的翅膀”这种情况的中间状态吗?而且这种鸟在生存竞争中成功地占据了其地位;因为其个体数量是无限多的,并且其种类也是相当多的。我并非假设此处所看到的就是鸟翅所曾经经历的真正的过渡级进。然而相信翅膀或许可能有益于企鹅的变异了的后代,让它先变成如同大头鸭那样地可以在海面上拍打,最后能够从海面飞起而在空中滑翔这一点又会有何特殊的困难呢?

    现在我略举几个例子,来证实上述观点,并且指明在假设整群物种曾经忽然形成一事上我们多么容易犯错误。甚至在匹克推特有关古生物学的杰出著作的第一版(出版于1844—1846年)与第二版(1853—1857年)之间的一个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有关几个动物群的最初形成与消亡的结论,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第三版或许还需要作更大的修改。我可以再说一个熟知的事例,在前不久发表的某些地质学报告中,都说哺乳动物是忽然形成于第三纪的。但目前已知的含有丰富哺乳动物化石的堆积物中的一堆是产生在第二纪层的中段的;并且在靠近这一大纪早期的新红沙岩中找到了真正的哺乳动物。

    居维叶向来认为,在第三纪的任何层中猴子都未出现过;然而,现在在印度、南美洲和欧洲已经在更古的第三纪的新世层中找到了其灭绝种。如果不是在美国的新红沙岩中存在被偶然保留下来的痕迹,谁敢假设在那个时代最少有三十种不同的鸟形动物--有些是很大的--曾经生活呢?而在这种岩层中没有找到这种动物遗骸的一个碎片。前不久,某些古生物学者认为所有鸟纲是忽然形成于始新世的:然而如今我们知道,按照欧文教授的权威观点,在上端绿沙岩的沉积时期确实已存在一种鸟;更近一点的,在索伦何芬的鲕状板岩中找到了一种奇特的鸟,即始祖鸟,它们有着蜥蜴状的长尾,尾部的每节长着一对翅膀,而且羽毛上长有两只发达的爪子。没有任何近代的发现比此发现更强有力地证明了,我们对于地球上古老的生物,知道得是多么的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