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一切皆是身不由己 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头开始学宰龙虾了。

    老人教他怎样用手去逮龙虾才能避免被龙虾钳住,怎样掐尾部拉出体内的黑肠子,怎样用盐水给龙虾杀菌,浸泡多长时间,刷洗到什么程度才算好,都给了大头一个完整系统的交待。

    教完了这些,也到了该吃中午饭的时候了。

    老人留大头在自己的店铺里吃完午饭,吩咐他到市场上去买些面酱、孜然粉、辣椒粉、双汇火腿肠、鹌鹑蛋、鸡蛋、豆腐皮、素丸子、夹肉丸子和面筋以及竹签什么的东西。

    时辰不大,大头打着一辆电动三轮车回来了。把东西全卸了下来,跟着老头又踅进了后院里。

    老头开始教大头怎样用竹签去穿串子,怎样用豆腐皮去打起好看的疙瘩再串起来,怎样用竹签穿火腿肠再怎样用刀去轻轻拉开肠衣不伤里面的火腿,怎样用刀片斜拉出一道道花纹来放进油锅里去一炸变成了宝塔形状,煞是好看。

    “‘麻辣串’的食料很丰富,只要是吃的东西都可以穿串串。可以根据市场的货源和人们的喜好自己来决定,没有什么规定。但要计算好成本和利润。一般是对半利:食料加上油盐酱醋、调料和煤火,这些都要算进成本里去,剩下来那一半利润就是人工投入,也叫人力收入。积少成多,慢慢地利润就涨起来了。‘麻辣串’的材料很多,还可以自己加工。”老头拿了几块干子教起大头切做“兰花干子”的刀法来:“下刀不要太重,两面轻轻划出花纹来就行,正面顺着划,背面斜着贴划出来。用油一炸,冷却后用手轻轻地一拉,花纹就出来了。还有做‘虎皮蛋’的方法:先把鸡蛋煮熟,剥去蛋壳,用油在锅里炸出一层黄黄的带泡的虎皮来,然后用竹签穿起来,一元钱串两个,两元钱串四个,串好之后用筷子在鸡蛋上扎些眼,放进汤水里去煮,这样味道就会进去了,既好看,又好吃。”接着,老人教大头熬面酱。

    “熬面酱时要用荤油。猪油、牛油都可以。先把油在锅里化开,待到八九分热时倒入面酱,加入味精、食糖和醋,再用淀粉勾芡,要熬成粘粘的,稠稠的样子。刷的时候,用刷子从串串的头部往下刷,不能上下来回刷,这样刷出来的串串不好看又容易弄坏串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爱吃辣的,先用刷子刷一层红油,再刷一层面酱,然后洒上自然和味精,不食辣的红油可以省去,只刷一层面酱就行。”整整一个下午,大头炸出来许多“麻辣串”,又煮出来许多“麻辣串”,这些都成了晚饭时大家的吃食。

    晚上,大头在店铺里待到很晚才回旅店里去安歇。

    第二天,大头照样还是那个钟点,早早起床,早早洗漱完毕,早早来到老人的店铺里。

    老人开始教大头制作“酸辣粉”。

    “肉末可以用猪肉,也可以用牛肉。干子切成细细的丁子,先用油在锅里烧热了,投进去肉末翻炒一下,再加进去干子丁、豆瓣酱、葱、姜末和盐、水,将熬红油时捞起来的干脆川椒段加一些到锅里,炒熟的时候用淀粉勾芡,最后淋上几勺红油。熬出来的肉末酱既好看又红润。

    “‘酸辣粉’还可以做成‘麻辣粉’和‘麻辣面’。麻椒粉要用小火炒熟它,不要炒糊了。每个碗里只能洒一点,不能洒多了。”

    第三天,老人教起大头做“麻辣烫”来。

    “汤要用新鲜的大骨头去熬。熬汤之前要洗净血水,用清水先熬开它,滤去面上的浮沫子,放进葱、姜,熬出汤色来最后加进去奶油就成了乳白色。汤色因人而宜。吃辣的淋上一层红油加上一些麻椒,不食辣的,原汤原色端上去。食材丰富多样,可以自由选择。肉类、海鲜、蔬菜都可烫着吃。价格可以自己定。记住:调料碗必须用炼熟冷却的色拉油加蒜泥,备上一些芝麻酱和切碎的香菜。桌上放上一些味精、盐和红油,由客人根据需要自由添加。”

    大头在老人的店铺里整整呆了五天,也学了五天。看着大头做出来的东西,老头感到很满意,大头自己也感到很满足。

    第六天,大头便来告辞着要走。

    大头送过来一箱好酒和一千元钱。

    老人瞪起一双眼:“你这伢儿怎么也学起这么世俗来了?我要是图钱早教起别人了。我是看你这伢儿有志气,心眼好,才一点不剩地全教给你了。你是我的第一个徒弟,也是最后一个徒弟。拿走,把这些东西都拿走。把酒给我退回去。你用钱的地方还多得很,要学会节省一点。”

    “您老教会了我那么多,我怎么说也该有所表示吧?”

    “你是说,‘该交学费’是吧?你头一天吃的那二斤龙虾钱已经替你交了学费了。咱爷两个有缘分,你想想,这满世界里那么多人,我看不上,我不教会他们,偏偏就看上了你,又教会了你,你说这是不是有缘分?我懂你伢儿的心,你是要回报我,孝敬我是不是?等你日后发展了,有了资本了,再来回报我,孝敬我吧。放心吧,这一天我肯定会等到或看到的。你这个娃儿好聪明!说心里话,要不是你回去要办事情,我真舍不得让你走。你帮了谁,谁就一定能够发财,这是肯定的了。我也不能留下你……要走,你赶快走吧。”

    临走前,老人把自己的电话和手机号码都留给了大头。

    “回去告诉你那个张阿姨,有某事不会的,有某事不懂的,有某事需要帮忙的地方,随时可以打电话过来,”

    老人有些舍不得,依然还是摆了摆手:“走吧,你娃儿走好了,回去赶快把摊子摆起来,祝你们生意兴隆……”

    大头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弯下腰去朝老人深深地鞠了个躬,算是表达自己深深的谢意。

    老人让自己的儿子领大头先去折价退掉了那箱好酒,再送大头到火车站,为大头买好了车票,送上了站台……看着列车缓缓地启动,看着列车远远地离去……大头回到港城那天,正好赶上张杏菊从医院回到大杂院里来,俩人几乎是同时间进门。大杂院里的人可欢喜得不得了,每家端出一份好菜来聚在曾姥姥的屋子里欢欢喜喜、高高兴兴地吃完了一顿“团圆饭”。

    饭后,大头骑着一辆三轮车驮着张杏菊到市场上去买东西。

    张杏菊还没有出院,还没有回到大杂院之前,刘姥姥已经让肖义到加工店里重新为张杏菊订做了一个又大又结实又漂亮的铝合金货柜,算是对张杏菊的一种赔偿。

    大头驮着买好的东西和张杏菊回到大杂院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了,不仅买回了东西,大头还为张杏菊买回来一辆旧三轮。

    两位外婆加上黄春英和陈妈忙用剪子剪碎川椒,大头和张杏菊忙着用竹签穿串子,等把串子全穿完了,川椒也剪好了。大头忙去后院的大厨房里熬需要的面酱和炼制需要的红油,然后用几个罐头盒子拿钉子在盖子上钉出许多小沙眼,装进去孜然粉,麻椒粉,辣椒粉和味精……把一切都忙下地的时候,天也黑沉了下来。

    大头开始把东西一样一样放进三轮车里,最后将货柜子牢牢固定在三轮车上。

    这天正好是礼拜天。大头驮着东西,德君驮着张杏菊,一前一后沿着宽阔的大道,穿过消闲的人流,朝设在海洋区那边的夜市赶过去。摊位是肖忠提前打电话托他在工商局的一位同学给办下来的。

    夜市紧挨海滨公园,这里的环境优雅,地域开阔。公园夜间免费向游人开放。

    一杆杆街灯环绕着人工湖争屏竞妍洒下绚丽的色彩,把宽阔的路面和湖边的曲径渲染的透彻。隐在草丛里和花木中的地灯发出幽幽的光束,染绿染红着周围的花草。长长的z字桥上亮着一杆杆明灯,将高高大大的影子投向湖面,与公园外面的“园外园”遥相呼应,形成了一派“曲径通幽”的典型景观。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