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结识了一位真正的男人 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下消费者的乐趣,感觉自然很不错吧?不仅能增加食欲,感觉味道也很特别。”“嗯,有点意思。”肖正春不住地点头,询问起来:“杏菊,‘小吃城’的生意每天都照这么忙活?”“这还算是好的啦,赶上双休日,来逛商场的人会更多,消费的人流和消费的****比这更火更牛更旺。”肖正春很不解地问:“那你为什么不把港城所有的商场底层都承包下来打造成自己的‘小吃城’?现在的商业竞争多激烈啊!你想到的事情,别人自然也会想到,你想干的事情,别人自然也想干,甚至你没有想到的事情,别人可能都已经超前想到了。现在的经济节奏促成什么事情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

    “我何曾不想。为这事,我还列过计划哩。”张杏菊叹息了一声,很遗憾地说道:“但我没有那么大的资金来源,这个梦境只好搁浅了。”

    肖正春很冷静地问一声:“大约需要多少钱?”

    “如果将港城的十大商场底层全拿下来做‘小吃城’,按每个‘小吃城’的实际投资二十万元来计算,至少需要二百万资金。我想去银行争贷款,但是这么大的资金数目我又害怕去接手。再说,贷这么高的数额需要有人担保,我又想不出谁能为我担这个保来?”

    “办法总是会有的。”肖正春安慰道。

    “办法?”张杏菊苦笑笑:“除非抢银行。”

    “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肖大哥,那您说,您能帮我想出什么好招来?”

    “别急,别急,容我仔细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捷足先登提前抢滩,就会失去很多机会……杏菊,如果一鼓作气把这十家‘小吃城’都开办起来,你大约需要添多少人手?”

    张杏菊不暇思索就答道:“服务员、采买加上后勤加工人员……大概四百人左右吧!”

    “这确实是个很大的就业群体……”肖正春稍加思索,脸上立刻现出兴奋的光芒来:“有了,我们可以采取企业内部职工集资的方式来筹集这部分资金,不会有太大难度,条件是为企业安排就业人员,双方都受益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这事需要找工会的小黄商量着去办,就交给我好了。否菊,顺便问问您,照现在‘小吃城’的规模,你什么时间能收回这部分投资?”

    “最多一年吧。天暖以后,我们还可以做龙虾,可以卖冷饮和冰淇淋,还可以开蛋糕房……总之,有了这片天地,就有了我们活动的余地,自己想做什么都可以。”

    肖正春略有所思的样子:“第一年收回投资……第二年开始盈利……第三年偿还全部投资……按一年盈利二百万元计算,三年应该盈利六百万元,还偿五百万元,你至少还可以赚到一百万。”

    手机这时响了起来。

    “那边催促我们回去哩。快走。”肖正春一边接电话,一边招手,一边快速地走出去。

    由纪海联系来的十二辆豪华型轿车按照“白头偕老”的原则,由一辆乳白色的“宝马”贴着烫金的大红“喜”字在头前领路,后面紧跟着一辆披红挂彩的黑漆“大奔”,——这是新娘子专用的座车。

    蓝芳作为“伴娘”,今天打扮的十分漂亮,穿了一袭崭新漂亮的桃色裙装,梳理整洁的头发上插着一束同样桃色底调点缀着几点红色的绢花。脸上带着兴奋的喜色坐进这辆车子里,乘着晨曦的亮色,浩浩荡荡地去接新娘子过门了。

    起初,刘红霞坚决反对这种奢侈的做法,觉得这样太铺张也太浪费,根本没有必要。纯粹是走个过场,摆个形式给人看的。区区半小时的路程,每辆车的资费就要二百元。十二辆车走过场似的这么跟在一起跑一趟就要花去两千四百元,省下来这笔前去买点什么不行啊?

    但是刘姥姥执意不肯,态度非常坚决:“这是我们家娶媳妇,必须按照我的原则去做。”

    实在拗不过,又恐怕引起老太太的不高兴。毕竟是一桩喜气洋洋的事情,何必为了这点小事扰了外婆的兴致?

    过门的头天晚上,刘红霞回到自己家里,母女俩相拥在一起拉长叙短一宿没合眼,俩人的心里都会想起很多。

    虽说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谁家的女儿长大以后都要嫁人出门离开父母,这是自然天成的,也很合乎逻辑。因为人类的繁衍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这个道理谁都明白,谁都会懂。但真要是到了这种时刻,不见得所有做父母的都能释然、都能坦荡,都能以平常的心态处之。

    “做母亲多不容易啊,十月怀胎,挺个大肚子,行动很不便的上班下班,出出进进,等你降生以后,又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把大到懂事求学再参加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扶着你走过来,觉得你刚长大似的。一下子你就要嫁人走了,感觉就像遭人抢了一样,全都落空了。”红霞妈眼眶滋润起来。

    毕竟是自己从小带大看着长起来又出落成花朵似的亲骨肉,毕竟是自己相濡以沫、同床相拥过的孩子,毕竟是跟自己同锅同盆同桌吃饭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闺女,知冷又知暖的毕竟还是母亲,猛然撒手自然有些舍不得。心里早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临,并且盼望了许久……真的来临了,自己又会显得六神无主、无可奈何。感情上显露最多的只能是眼泪和叮嘱。

    做女儿的也是一样,毕竟就要离开这个温暖的家了,就要离开这个熟悉了二十多年,快乐的,洒下过自己的摇篮曲、童谣和幼年的欢声笑语,留下过自己许多委屈,许多哭声和眼泪的“安乐窝”了,从此再没有母亲随时随处的呵护,再听不到来自母亲那种熟悉的随时随处的唠叨了,仿佛突然缺少了一种依托。留在女儿心中永远不灭的只能是母亲的操劳、疼爱和关怀以及自己难舍的那种依恋。

    “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不管我走出去有多远,我永远都是妈妈的女儿,随时随地都可以回来给您带来欢乐也带来暖意。”刘红霞告慰地说。

    午夜时分,约好的美容师赶过来为新娘子盘头做起妆来。

    红霞妈踅进厨房里和自己的两个妹子细心地包起为红霞践行的小饺子来。

    空气中充满着喜庆,也隐喻着沉闷。

    鸡叫三遍,窗外已见透亮的白色。

    锅里的水翻开了,红霞妈端起帘子来忙着去煮饺子。

    盘好头、扮好妆的新娘子端坐在床边,看着母亲将满满一大碗煮熟的水饺为自己端过来,不由得心头一热,眼圈立即潮湿起来。女儿心里自然明白:与母亲,与这个家就要分别的时刻来临了。

    按照习俗:女儿临出门之前必须吃一碗母亲亲手为自己包好的寓意“长久回想”的用长韭菜和茴香做馅的相思饺子。女儿吃下去的越多,就会回想起越多,母亲看着女儿吃下去的越多,放心就会越多。

    毕竟是难舍难分的时刻,寓意越深,酸楚越多。

    刘红霞勉强咽下了八九个饺子,伴随着嘴里的蠕动,眼泪“嗒嗒”地滚落下来。

    母亲强忍着自己的泪水不让它滴落下来,在一旁连声劝慰说:“来,霞子,多吃一点儿,再想吃妈亲手捏的饺子,恐怕要抽时间回来了……”

    刘红霞再也忍不住,“妈”的一声哭出来。

    门外炸响了爆竹,迎亲的车队已到门前。

    屋里的人兴高采烈地往外相送着新娘……蓝芳早已打开车门侍立在车旁,见新娘被人簇拥着走出来,忙迎上去和新娘的同学一左一右的护卫在两旁小心翼翼伺候着新娘子先坐进车内,然后两人分别从两边也坐进车内。

    待新娘子的坐车合上车门之后,后面的小轿车里都落满了赶着去走亲赴宴的人们。

    摄像机在最前端的那辆皮卡上被人来回摆弄着,摄下了这个难忘的值得永久留恋和回味的时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