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杜子美不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那个官吏一目十行得将公验看完,却并没有还给王守善,他捏着那张纸将双手背在背后,上下打量着女道士。

    “她是你主家?”

    女子用芬做名字很常见,不过米这个姓氏一般都是胡人在用。

    “不是,主家在东市交货,这位道长是路上偶遇的。”

    “道士?你的公验呢?”

    “你是谁,凭什么盘问我们?”玊玉不像王守善这般初来乍到,毫不客气得问道“怎么不见你拿公验出来。”

    那个官吏笑了笑,将后腰挂着的笏囊和竹笏取出来给她看。

    鱼袋鱼符是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佩的,可是周子谅只是八品的御史,所以是不能带的。但御史有上殿面君的资格,《礼记》中有记载,笏不仅是上奏时记事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礼器,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两晋之后纸张普及,笏的记事功能被纸张取代,笏更趋于礼器,材料也只有象牙和玉。

    唐武德四年后笏便成为身份的象征,其中五品以上持象牙笏,以下的官员则持竹笏,同时对笏的大小形状也有明确规定。

    笏是遮住自己脸以显龙威的礼器,是不能像鱼符一样在上面刻字的,汉服没有口袋,官吏们就将笏直接插在腰带上“搢笏”,但是张九龄年老体弱,搢笏上马很困难,于是便裁制了一个放笏的袋子让随从带着上朝。

    有些官员事务繁杂,身上携带的笏并不止一块,见相爷制作了笏囊方便就跟着效仿,李隆基干脆下旨,就跟鱼符的鱼袋一样,将竹笏和笏囊当成低级官员身份的象征。

    笏囊是黑色的,跟鱼符一样用金线绣官员的名讳、官职等信息和一寸大小的团花,眼前这位周诚周御史可真是闲得慌,他怎么跟武侯、不良人一样盘查起路人了。

    “周御史,贫道就住在长安,故而没带公验。”玊玉有些委屈得说,一般出门在外才需要带公验,僧道的度牒要补办起来很困难,要是弄丢了就不好了,更何况她以为出来一会儿就能回去了,谁知道会节外生出那么多枝。

    “那你住哪儿?”

    “永和里,德贤观。”

    “德贤观?是女冠观吗?”

    女冠观也不全是女子选丈夫的地方,比如太平公主为了躲避和亲而修道的大业坊太清观,那里已经是长安城中有名的**,女冠道士就跟老兵一样不是什么好称谓。

    玊玉摇了摇头:“不是,青云观是奉东都道门威仪张探玄道长之命所设,司悬壶济世,并非女冠观。”

    “你们跑东城来干什么?”

    玊玉和王守善忽然同时安静了。

    “道长的朋友今日生产,她前去探望,我陪她过去。”迎着周诚怀疑的目光,王守善硬着头皮说“晚上不安全,单身女子出门太危险了。”

    “生产自有稳婆、女医,与你道士何干?莫不是想借生产之名行犯夜之实?”

    一入夜,长安城天街禁止私人行走,所有人都只许在坊中活动,俨然就是一个个小城。

    坊外还有水渠环绕,不只是为了方便居民取水,也有护城的功效。

    夜晚是可怖的,不仅有强盗甚至还有其他隐藏在黑暗中的东西会在这时出没,三月三的月亮宛如蛾眉,天一黑除了万家灯火外天地间就再也没有其他亮光了。

    日落月升笙歌又起,但长安的夜晚却并不太平,睡觉的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记得带着把刀。

    “周御史,你相信这个世上有鬼吗?”

    玊玉的话音刚落,那个长了一张苦脸的杜子美忽然气喘吁吁得出现在街口,他看到周诚手中的诗筒,立刻满面都是愠色。

    “鬼?我相信这个世上有比鬼更可怕的人。”周诚收回视线,冷笑着看着玊玉“人饿极了可是什么都会吃的,道长见过人吃人肉么?”

    玊玉脸色一变,摇了摇头。

    “可真是巧啊,我也没见过。”周诚冷哼着说“幸好我们生在盛世,我们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